“韓家暗隊?”“兵道之書?”
這幾句話就像是轟天雷一般響徹在書房之中,若說阿喜是韓家後裔的身份,其實秦楚和張天達心中都是相信的,否則的話,隻是這麼一個普通的女子又怎麼會有那麼大的能耐,還能深得到將軍的青睞,曾經幾次勸說讓阿喜留在北朝軍中。
如果說這韓家後裔的身份後北王早已得知的話,那麼將軍應該也是已經知情的。
隻是他們依舊沒有想到,竟然真的會有韓家暗隊和兵道之書的存在。都說這韓家從韓燁時候起便暗中培養了一支精銳的部隊,這支部隊盤旋在北朝之中,為韓家所用。
這支暗隊和傲林軍一般在明著暗裏地受韓家調遣所用,隻是後來朝廷越發侵蝕奸臣當道,韓家也一直因為莫須有的罪名飽受打壓,到後來傲林軍的兵權被收回,韓家一路的沒落下去,直至如今被司馬南徹底打壓,與北朝成姓一起成為亂臣賊子。
到後來,傲林軍不再屬於韓家,但韓家暗隊卻依然存在著,一直聽命於韓家的人。
如此看來,那在戰場上和寧國勝交手的事情卻也是說得通了,若非這姑娘不是韓家後裔,又哪裏來的這麼一支精銳部隊,能夠對抗於寧國勝的兵馬。
此話一出,蘇秦幾人心中已經再無懷疑。
倒是李昂,差點沒掩住自己臉上的驚訝神情,他明白阿喜這麼一番話的意思代表著什麼,意味著她、打算要以韓家後裔的身份幫助北朝軍了,那麼兵道之書……
“阿喜姑娘,沒想到、你竟然是韓家人。”
“是啊,韓燁大將軍在北朝人心中的地位無所撼動,若是讓他們知道有韓燁將軍的兵道之書和韓家暗隊幫助北朝軍,對於我們來說,絕對是穩定民心 倒戈天下的利器。”
成鈺聽著,也是一彎柔和目光朝著阿喜看了過去,“阿喜,你願意、以韓家後裔的身份,幫助北朝軍?”
阿喜點了點頭,“我這次回來,就是這麼打算的,韓家的身份能夠幫到北朝軍,我自然責無旁貸。不過現在跟著我的韓家暗隊隻有一百多人,就在鹿城之外不遠的地方駐紮。其餘的韓家暗隊,我已經讓劍七召集起來隨時候命。雖然人數上並沒有多少,不過要給上明軍一些壓力還是做得到的。”
阿喜並不想在這件事情上多費口舌,隻是簡單的回答了成鈺的話,便是將話題轉移了開去,“旁的事先放一邊吧,如今鹿城的情況我也大致有些了解。這一次北明兩軍交戰北朝軍打敗明軍,又抓了孟術和羅運這兩個人。北朝軍局勢大好,寧國勝顧忌羅運,一時之間應該也不會有什麼大動作,鹿城能夠歇息上一段時間用以調整了。”
“的確。”
阿喜將話說到了正事上來,一旁的人也都是正經了許多神色,秦卓點了點頭,接過了話茬來,“這羅運畢竟是司馬南身邊的紅人,是明國的兵部左侍郎,他的生死對於明軍來說還是有幾分重要性的。有羅運在我們的手上,短時間之內寧國勝是不敢貿然行動的。”
“的確是不敢貿然行動,不過你也說了,也就是短時間之內罷了。”張天達眉頭一皺,接著秦卓的話,開了口,“這寧國勝和羅運在朝廷之中一向就不和,在抓羅運的時候我們也和寧國勝交過手。原本挾持了羅運想要逼寧國勝退兵,卻沒想到這寧國勝舍不得白白放走那麼多北朝軍,丟了他唾手可及的功勞,在戰場之上,便是想舍棄了羅運。所以想來這羅運雖然對司馬南有幾分重要,可在寧國勝的眼中卻是一個急於拔除的釘子,利用手上的羅運的確是能夠拖延的幾分如今的戰局,不過我想也拖延不了太多時間,寧國勝不會白白放過可以奪取鹿城的機會。至於羅運,即便真的舍棄了他,寧國勝也大可可以將羅運的死,全盤推脫到我們北朝軍的頭上,對他來說不會有太多的影響,甚至可以為他鏟除一個朝廷的勁敵。”
在戰場上發生的事情,張天達和阿喜他們是最清楚不過的了,這羅運對於寧國勝來說,若是真有那麼大的威脅,恐怕那時候就可以用羅運的性命逼寧國勝退兵了。
可在那時候寧國勝就已經有了打算放棄羅運的想法,如今怕也無法牽製太久了。
張天達話音落著,阿喜也是點了點頭,不過神情上倒是沒有張天達那麼緊張,“無礙,隻要能拖延一段時間,讓我們有機會布置好一切夜就夠了。寧國勝雖然是瞧不起這羅運,但羅運的身份擺在那兒,明軍裏還有不少羅運身邊的親信,有他們的阻礙,寧國勝暫時也不敢枉顧羅運的性命魯莽行兵。何況這一戰,他們大損,也需要一段時間來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