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鈺當然會同意,不止是為了阿喜,而是阿喜說得確實沒錯,如今對於北朝來說,的確需要這麼一個休戰的契機。
北朝和明國的爭鬥尚未結束,若是和楚國休戰,邊境處的壓力會少上很多,也可以讓他們更好地去調派手上的兵馬,對抗明軍。
更何況,阿喜的話真的很打動他。他們從小生活在蘇家村裏,雖然日子過得快樂平淡,卻還是免不了要被戰爭所牽連,若不然那時候,蘇家村劉老板也不會急於要全村搬離。所謂北朝複興,造福黎民百姓,其實更重要的不就是讓他們能夠對生活充滿希望,不必在受著戰爭的殘酷痛苦。
既然如此,那麼何不接受阿喜的提議呢?
隻是終究,他還是要親手將自己心愛的女人,送上別人的車馬了。
可是,就這樣吧……
今生他們有緣無份,但願來生,能夠陪在阿喜身邊的那個人,會是他。
成鈺答應下來了這個提議,北朝朝廷之中的李將軍等人也沒有異議。
如今的後北王朝,早已經不能和之前同日而語,打敗寧國勝的數萬明國精兵之後,成鈺的名聲一炮而響,已經在明國境內傳遍了。
原本那些受著司馬南暴政欺壓的百姓,都把希望寄托在五葉城成飛身上,但如今成鈺卻一舉成為了他們心中奪帝最有希望的人選。
畢竟,雖然鹿城和平陽城都被成鈺和成飛成功拿下,但是鹿城這一頭安然守住,平陽城卻又是大戰連連,沒有了成鈺聯盟軍當初的成飛,就如同折斷雙翼的老鷹一般,連飛都飛不起來,被武城和周圍幾城的明軍連番對抗,已經快要又丟了平陽城去了。
現在在很多百姓心中,已經隻識成鈺而不識成飛了,鹿城北朝軍的實力越發壯大,成鈺已然成了代表北朝最大的權威性,何況在他身邊還有李昂和陳溫這兩大元老。
隨著阿喜的韓家後裔的身份流傳出去,更是讓所有人都將目光放在了成鈺這頭。
那可是韓燁將軍啊,北朝過去的戰神,百戰不殆無比威風,輔佐正德帝創下北朝最鼎盛的時期。還一直流傳說,韓燁留下來一樣東西,得之可得天下。
如今連韓家的後裔都願意站出來幫助成鈺,這天下……恐怕也不會再是他人的了。
成鈺很快兌現了他的承諾,以後北王的名義洗清了當初司馬南為了打壓韓家而冠上的莫須有的罪名,甚至封了阿喜為北朝的女官,並與楚皇帝簽了婚約。
消息幾乎是傳遍了天下的百姓,雖然很多人都十分詫異,沒想到韓家後裔竟然會和楚國國君聯婚,看來在對於北明兩國的戰事之上,楚國是站在了北朝成鈺的一方。如今成鈺氣勢正旺,又有了楚國的支持,看來這明國天下早晚都會是他的。
明國朝廷上的那些文武百官,心中自然都是有些著了急,北楚兩國若是聯婚,明國恐怕就要被擠的沒有絲毫容身之處了。而對於楚國的百姓來說,也沒有不知道當初韓燁將軍威名的人,北朝願意以韓家後裔的女眷送入楚國聯婚,足以見得北朝的誠意,自然讓他們心中都有了些優越感。
更別提說,兩國聯婚簽訂休戰協議,要終止兩國之間數十年的交戰,這對於所有百姓來說,都是已經挺好的大事。
成鈺這頭頒布了文書,楚文胥也終於是放下一顆心來,速速回了楚國準備,再派迎親隊伍和使者到鹿城來。
他們之前又要再麵臨一次分離,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可阿喜總覺得,這一次似乎特別地難熬。她已經迫不及待的要成為楚文胥的妻子,偏偏這世俗禮儀,總是要牽絆她的腳步幾分。
成哥哥應該是徹底放下他們之間的感情,連這一次成婚,她的嫁妝和送親隊伍,都是成哥哥在一手準備著。
還有小樂的後事,他也處理得十分完善,害死小樂的芸兒已經被他廢黜了王後的位置,隻是到底顧念之前的感情,留了她一條性命,卻也決絕地與她此生不複相見。
這對於那麼深愛著成哥哥的芸兒來說,應該是最讓她生不如死的懲罰了吧。
成哥哥將小樂追封為小將,雖然無法像他生前希望的那一般,成為一個像李昂那樣的大將軍,但總算也是走到了一個小將的位置,也以將軍的名義下葬了。
他的將軍塚也修繕得幹淨規整,選了個山水清靜的好地方,阿喜想小樂一定會喜歡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