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周景他們所料,當候覽等人知道這件事情後,立刻要求周景等人全麵配合朝廷推廣此事,爭取以最快的速度,讓每個騎兵都裝備上雙邊馬鐙。雖然嚴格來,這些都隻是地方守將負責的事情,但用那些宦官們的話,這件事情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須要做好做大做到最完善。
宦官們的目的自然是希望利用這件事情將更多的士大夫牽扯進來,以達到他們的目的。事實上除了這件事情之外,在之前他們已經找了各種各樣的理由來讓眾多士大夫們沒辦法專心尋找賢明的後繼者,理由可以是無所不用其極。
畢竟,作為擁有豐富政治鬥爭經驗的宦官們,又怎麼可能在知道雙邊馬鐙這件事情的時候,才琢磨起如果拖自己的政治敵人的後腿呢?如果這樣的話,當初他們又怎麼可能扳倒一大堆的士大夫?
而周景等人在知道這種情況後,也立刻做出了反應,不斷正式上疏朝廷,還將之前李義發明的算盤也一同提交了上來。嗯?拖了這麼久也行?嘛,送上來不得先檢測一下?
這麼做的目的隻有一個,要封賞!在他們的口中,李義簡直就是上派給大漢的人,所以理應封官、賞錢、賜寶物,總之怎麼過分怎麼提。而對此,候覽他們自然不可能同意,但當他們反對時,周景等人就直接將問題拋給了他們。慢慢的,宦官和士大夫們開始在朝堂之上,為了如何賞賜李義爭吵了起來。
聽起來似乎有些莫名其妙,他們不是很忙嗎?不是要尋找繼承人嗎?咋這麼有閑情逸致的拿一個鬼頭來當由頭吵架?理由其實很簡單,因為不管是宦官還是這些士大夫,自然不可能自己跑去尋找繼承人,而是交給手下人去辦理。
兩邊這麼做的目的,都是希望將對方的注意力放在封賞這件事情上,哪怕隻能分散一點點也是好的。當然了,除了李義這件事情之外,他們爭吵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官員的升遷、封賞還有各種各樣的由頭,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對方猜不透自己的真正目的,或者目標。
而這一切,隨著劉誌的病逝變得更加的理解,國不可一日無君!誰都明白這個道理,尤其是依附於皇權的宦官們。因為沒有了皇帝的庇護,單憑借竇皇後,嗯……如今是竇太後了。憑借竇太後的庇護,宦官又怎麼可能和手握實權的士大夫們鬥呢?
雖然依附於宦官的人非常多,但士族才是這個時代最強大的力量。而候覽等人,麵對士大夫們的不斷逼迫,最終也隻能放棄曾經的那些選擇,配合諸人飛快的選定了後繼者的人選。
劉宏!漢章帝劉炟的玄孫,曾祖父乃是河間孝王劉開,今年剛滿10歲。對於士大夫、宦官甚至是準備成為外戚的竇武來,這都是非常讓人滿意的選擇。畢竟,比起一個0多歲有自己主張的人來做皇帝,隻有10歲的娃娃顯然更加容易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