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了,時間還真是快呢……”看著麵前緩緩淌過的溪,李義靠在樹下喃喃自語著。這裏位於陰山之中,是李義打獵時無意間找到的,隨後,就成為了李義在陰山的落腳點,每次前來打獵,他都會在這裏休息片刻。因為每次在這裏呆上一段時間,他都會覺得異常的放鬆。
因為在這裏,他不用去思考如何安慰童飛和趙雲他們,不用去思考如何訓練張遼等那些孩子們,更不用去思考接下來的道路以及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的黃巾之亂。
是的,李義如今感覺他的壓力很大,因為他不單單要考慮自己的前途,還得考慮整個李家的前途。就比如現在,五原郡守王智和並州刺史董卓在得知李義已經守孝滿年後,都第一時間向李義提出了邀請,希望他能夠來自己的手下做事。而王允、張奐等人更是寫信給他,希望推薦他進入童子科學習。
如今,童子科直接被李義給拒絕了,因為他根本不想進入朝廷仕官。畢竟在並州這個尚武的地方,他還可以憑借武勇與人進行交集。但入了朝後,李義相信,如果有人要搞他,分分鍾就能讓他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而且童子科雖然也會有人被下方到地方,但問題是如果進入地方,那為什麼不留在並州呢?畢竟這裏李義更加的熟悉,人脈雖然不算多,但大多也都是見過麵的。
但王智和董卓的邀請,就有些讓李義猶豫了,雖然李義才14歲,這顯然並不是什麼問題,因為地方官員自己私下招聘的幕僚朝廷基本不怎麼過問的。當然這不是李義猶豫的原因,最重要的還是他們給的職位讓李義動心了,比如王智,希望李義能夠成為五原郡的兵曹史。
這可是真正的實權官職,是輔佐郡守統帥郡兵的軍事長官。至於李義能不能夠勝任?最少王智在提出這個提議時,其麾下沒有任何人反對。畢竟,李義在李彥死後每年都在幫九原縣或者五原郡抵抗胡人南下,這期間殺死的胡人以及展現出來的武功,足以封住所有人的嘴。
而董卓給予的官職雖然沒有實權,但對於李義的鍛煉卻無疑是最高的,主簿,曆史上呂布也曾經做過的職位。聽起來是一個文官,但其實主簿在這個時代基本就相當於刺史的秘書,什麼事情主簿都可以參與。甚至如果刺史願意放權的話,主簿的權利可以比那些從事們更大。
這兩個官職,五原郡兵曹可以讓李義有機會掌控一郡之兵,聽起來似乎沒什麼,畢竟並州九個郡,五原郡還不是最發達、人口最多的郡。但要知道,在曆史上群雄討伐董卓的時候,一郡太守已經足以成為一方諸侯了。
在李義看來,隻要成為兵曹,加上王智的提攜,李義完全有機會留在五原郡並繼王智之後成為五原郡的郡守。甚至,如果李義願意攀附宦官集團的話,成為並州之主似乎也不是什麼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