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的封侯製度是劉邦當年定下的,其中許多延續了秦朝的軍功製度,到了東漢時期雖然有所變化,但基本上還是繼續延續了劉邦當年留下的製度。
而這份製度也很簡單,就是看戰功!斬捕大將之人,賜金500斤,封五千戶,斬捕列將之人,賜金1500斤,封500戶,斬捕裨將之人,千金,500戶。另外如果不符合上述條件,但功勞非常大的人,也可以酌情封侯。聽起來似乎很簡單粗暴,但不得不,這個製度定下之後,給漢朝後麵的皇帝在封侯時,加上了一把難以逾越的大鎖。
最好的例子就是昔日的飛將軍李廣,李廣戎馬一生,到最後卻一個侯爵都沒有撈到。許多人都在猜測是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但實際上唯一的原因就是,李廣沒有達到這個標準。
沒有斬將,那麼想要封侯就得累計功勞,比如漢初的張良、蕭何等人基本上沒殺過幾個敵人,但依然憑借功勞封侯了。可李廣呢?一生多次的敗仗讓其功過相抵,最終落了一個一生都沒有被封侯的尷尬局麵。
又比如當今的中常侍張讓,身為一個宦官他也被封侯了,但封侯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漢靈帝劉宏寵信他,而是因為其在擔任黃門時,參與了漢恒帝劉誌誅殺權臣梁冀的行動,才因功被封為了都鄉侯。
而如今,李義顯然是達到了這個標準,和連身為鮮卑單於,毫無疑問是在大將之列,所以將其封侯,所有人都不出一個五四三來。不過,封什麼樣的侯爵,賜予多少食邑,那就得好好商議一下了。
是的,劉邦當初製定了封侯的製度,不過就算是劉邦自己,在賞金和食邑方麵卻也沒有完全遵守。或者,在賞多少金,賜多少食邑這方麵,是有很大的可操作空間的。
“臣以為,對於李子康的封賞可以參考昔日霍去病封侯的情況,其跟隨大將軍衛青遠擊匈奴,率輕騎800斬殺敵人000餘人,更斬俘匈奴單於的親屬以及數名官吏,最終被封為冠軍侯,食邑500戶!”橋玄恭聲道。
“與之相比,李子康斬敵更多,足有4000餘人,且其麾下也隻有95人。同時霍去病隻是斬俘匈奴單於的親屬,李子康卻直接斬殺了鮮卑單於……”橋玄不斷巴拉巴拉,總結起來就是李義怎麼看都不遜於昔日的霍去病,甚至更勝一籌。
甚至到最後,橋玄還極為罕見的拍起了劉宏的馬屁,認為正是因為劉宏的英明神武雲雲,才會誕生如李義這般的年輕才俊。至於賞錢?橋玄卻是一個字都沒提,畢竟在他心中,那種充滿銅臭味的東西根本不值得去提。
不得不,一旦橋玄這等性格剛強、不阿權貴還名望甚高的人拍起馬屁,那基本上古往今來所有的阿諛奉承的高手都可以靠邊站了。因為他們原本給人的印象,就足以給他們的馬屁加上一層耀眼的光環,下意識的就會讓人覺得,他得都是真的。而顯然,劉宏就是這麼認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