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8:人脈(求推薦、求月票、求評價票~)(1 / 2)

起來,當今太尉鄧盛本來是當朝太仆,不過在今年4月楊賜因為和靈帝劉宏發生了爭辯,進而被劉宏罷免。隨後,資曆深厚的鄧盛就被提為了太尉,而原本的太仆則由袁逢接任。

而之所以皇甫嵩先帶李義來找鄧盛,卻是因為昔日鄧盛曾經擔任過並州刺史,雖然隻擔任了4年,但在張奐任職護匈奴中郎將時,兩人的交情卻也不錯。也因此,後來皇甫規和鄧盛也有了交情。

再加上李義出自並州,又和鄧盛的門生中很得其看重的王允是好友,皇甫嵩自然是先行拜訪他了。

太尉府。

“昔日我為並州刺史之時,也多聽聞李家的事情,雖然隻是地主,但卻一直都在幫助地方抵禦胡人的侵略。那個時候我還在感歎如此忠義之人,卻因為祖訓無法為朝廷效力,卻想不到其中還有這層緣故。”鄧盛在將皇甫嵩兩人迎入府邸,並聽完了李義的講述後,看著李義感歎著。

起來,對於李家的祖先,所有知青之人自然不可能沒有猜測過,不過絕大部分的人,所猜測的基本都是昔日秦朝或者楚國的後人,畢竟如果不是他們的後人,又如何會對漢朝朝廷擁有如此的怨念呢?甚至有不少知情人還在猜測,李家的這個李姓,可能都是後來改的。畢竟這種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改姓的家族,在這個時代可真的不要太多。

不過完,鄧盛又再次歎道,“唉,子康你也太心急了,就算想要為先祖平反,也不用現在就提啊。如果能夠等到你率軍北伐之後再提,成功的機會不是更大嗎?”

和皇甫嵩、荀攸等人的想法一樣,鄧盛也覺得以如今靈帝劉宏對李義的看好,隻要李義自己不作死,早晚會率軍北伐,建立那不世之功!解釋,平反什麼的,不就是一句話的事情嗎?

“那我也得有那機會啊……”李義心中無奈的想著。

雖然記不得準確的時間,但李義卻大概知道就在黃巾之亂沒幾年之後,靈帝劉宏就掛了,隨後官宦奪權、董卓進京、群雄討董基本都是在年之內就發生的事情。而緊接著,就是持續了數十年之久的亂世。

所以北伐?在李義心中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事情!就算是未來有,那估計也和漢朝沒有什麼關係了。

而且嚴格來,李義都不知道自己這輩子有沒有機會進行北伐,雖然在他心中,等到一統下之後就會有機會進行北伐,但什麼時候能夠一統下呢?甚至有沒有那個機會一統下呢?李義心中真的沒有底。

雖然這麼有些漲別人威風,但李義確實沒有那個信心,畢竟,並州的情況比起其他州來,實在是相差太多太多了。如果是前世玩遊戲,那麼坐擁呂布、關羽、趙雲、顏良、文醜、張遼、高順這麼一大票的猛將後,基本就代表可以平推過去了,除非是那種種田強迫症,非得一個個城的發展好再進攻。

可現實呢?李義表示真心嗬嗬了,尤其在前期,擁有這麼一大票的猛將和隻擁有其中一個有什麼區別嗎?沒有區別。人口、文化、經濟、農業,哪一項並州比得上其他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