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皇甫罷張溫替,李子康捕殺天蟲(1 / 3)

長安。

“嗬嗬……就為了這個理由嗎?”皇甫嵩聞言輕笑著,隻是笑容卻那麼的苦澀,他為朝廷也算的上是鞠躬盡瘁了,黃巾之亂到如今鎮守三輔反攻涼州,雖然戰敗了兩次,但其實不過是幾次試探性的戰爭罷了。可如今,竟然就因為這麼一個理由就要免自己的職?甚至還是接替自己的人親自來告訴自己?

“唉,其實也不單單是因為這個理由。”張溫見狀輕聲歎息著,隨後四下看了看,隨後湊到皇甫嵩的耳邊悄聲道,“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這段時間,因為胡人叛變的壓力,以至於在並州以及涉及到無雙侯的問題上,讓張讓、大將軍以及袁司徒難得的統一了意見,而且不止一次!”

“這……”皇甫嵩聞言張了張嘴,卻最終沒能出一個字來,因為他雖然討厭朝堂上的爭鬥,但並不代表他對於朝堂上的那些道道不懂,不然的話,為什麼他還會討厭呢?

皇甫嵩久久不語,臉色不斷變換著,最終,他隻是無奈的歎息著,“唉,當真是……”皇甫嵩搖了搖頭,卻最終卻還是不出什麼來。因為有些事情,知道也就足夠了,真的沒有必要得太明顯。

不過既然罷免自己和戰事並沒有什麼關係,那皇甫嵩也懶得去糾結這些問題。而且朝廷派來了張溫,也足以證明朝廷對涼州叛軍的重視,雖然那周慎讓皇甫嵩有些不放心。隨後,皇甫嵩就和張溫一同商議其對涼州叛黨的諸多問題,尤其是這段時間皇甫嵩對於涼州叛黨的了解,更是毫無保留的告訴給了張溫。

與此同時,美陽縣,某處房屋之內。

自從抵達美陽之後,張寧就在不斷接觸涼州叛黨的諸多實權者,想要在其中找到一人進行扶植。屆時就算無法推翻漢家王朝,最少也能夠弄得下大亂。如此一來,以漢朝如今的形勢,可能用不了十數年就會徹底進入曆史。

隻是可惜,她接觸的這些人讓她實在是失望透頂,“唉,都是不合格的人選啊……”張寧歎息著,“不管是邊允和韓遂,目光都實在過於短淺,竟然隻不過占據了涼州就開始狂妄自大起來,絲毫沒有任何遠見,想來,他們距離失敗已經不遠了。而那張修雖然野心很大,但益州卻先不足……”

張寧對此很是苦惱,自從在冀州見識到了李義的騎軍威力後,雖然她也知道在麵對正規軍的時候,李義的騎軍不可能還能保持如此強大的威力。但就算如此,她還是對騎兵變得格外重視起來。所以,她放著冀州、青州、豫州的黃巾軍不理,獨獨跑來了涼州。

就在這時,黃大匆匆走了進來,“主人,長安那邊出現了劇變!漢室朝廷將皇甫嵩罷免,改拜司空張溫為左車騎將軍,同時執金吾袁滂為副將。另外,還有破虜將軍董卓和蕩寇將軍周慎也歸到了張溫的帳下。”

“被罷免了?”張寧聞言愣了一下,“我記得那董卓應該是宦官的人吧?”

“正是,另外那周慎在早些年就投入了大將軍何進的帳下。”黃大恭聲回道。

“原來如此。”張寧聞言點了點頭,略帶不屑的低喃著,“無聊的平衡之術。”

好半響,張寧就搖了搖頭歎道,“還是靜觀其變吧,我就不相信已經病入膏肓的的漢室朝廷,不會出現野心和才能並存的人!”

7月,並州。

雖然李義不太明白為什麼自己請求支援一些糧草都會被拒絕,不過既然朝廷沒有把話死,那他倒也不太擔憂。而且更重要的是,如今,李義擔心已久的蝗災終於出現了。

飛騎營,以及曼柏縣的所有部隊被李義交由張任、趙雲等人統帥,集中到了美稷與曼柏之間的一處安營紮寨,負責監視美稷的於夫羅部。而他自己則帶著百姓來到了農田之處,準備著手處理這些飛蝗。

起來,這應該是李義第一次真正見識到蝗災,畢竟前世他完全沒那個機會,別蝗災了,會飛的蝗蟲都沒有在現實中見過。而來到這個時代,也隻是有所耳聞。如今,他終於親眼見識到了蝗災究竟為什麼會被這個時代的人們譽為罰。

隻見邊,一抹黃色、紅色、綠色的混合體就出現在際之上,“所有人!立刻點燃木柴!捕捉隊都給我準備好!”李義高聲大喊著。

隻是見狀,那些百姓們卻依然站在原地沒有行動,隻是麵帶恐懼和敬畏的看著那越來越近的蝗群。他們是李義特意準備的一群人,因為不知道這些蝗蟲攻擊性如何,所以李義用麻布將他們渾身都遮掩住了,頭上也帶著鬥笠和麵罩。

見狀,李義頓時怒吼道,“魏忠!”

“屬下在!”魏忠聞言連忙應道。

“去告訴他們,如果他們現在動手,那麼如果就算塌下來也有我撐著!如果他們現在不動手……那就沒收他們的糧食,將他們趕出曼柏城!”李義惡狠狠的大喊著,他近乎是在咆哮一般的大喊,顯然不是隻給魏忠一個人聽的。

而聞言,魏忠頓時露出了震驚的神色,要知道在他心中,李義可一直都是愛民如子的好官。而如今,竟然為了對抗罰,使用了這種手段。

“還不快去?!還是你想先試試我的寶劍?!”李義看到魏忠沒有反應,頓時拔出寶劍橫在了魏忠的脖子上。

“是……是……”魏忠有些顫抖的應道,雖然李義經曆的戰爭不多,但每次都是非常危險和困難,身上早已經擁有了攝人的恐怖殺氣。

“還愣著幹什麼?!快點幹活!還是你們真的想死?!”魏忠拉著縣兵們對著那些百姓不斷大喊著,“還是你們忘記了無雙侯的恩惠了?!寧願做那忘恩負義之人,也不遠對付這些飛蝗?!”

聞言,那些百姓雖然還是有些不願,但看到李義手中明晃晃的寶劍,還有那些氣勢洶洶趕來的縣兵們,他們還是老老實實的飛快把幹柴點燃,並拿著李義命人製作的網兜守護在耕田的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