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0:李義淺論(1 / 2)

月,滎陽有百姓再次打著黃巾軍的旗號起事,但很快,就被河南應何苗率軍鎮壓,而憑借此功,靈帝劉宏將何苗拜為車騎將軍。顯然,這其中,少不了張讓與何進的動作。

並州,童飛替代自己的亡父童淵,為剛滿0歲的張任舉行了戴冠儀式,並親自為其取字文信。而李義也給了剛剛成人的張任一個禮物,那就是讓其成為自己的主簿,協助自己處理政務。

原本,這個位置應該是夏侯蘭和張猛的,不過這兩人已經跟了李義一段時間,此時早已經在地方擔任縣長了。作為替代品,張任顯然是如今李義的最好選擇。而李義的目的也很明確,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將張任培養起來,然後再丟到地方上去曆練。

他不記得漢靈帝劉宏是什麼時候死的了,也早就忘了董卓是什麼時候進的京,但他卻知道,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了。有些時候,李義都覺得自己是不是應該申請調往冀州、豫州這些有無數大才的地方。

不過,這個念頭很快就被李義直接掐斷了,一方麵,朝廷根本不可能讓李義去當什麼冀州牧或者豫州牧。別靈帝劉宏會不會同意,那些士大夫、宦官、外戚等人也不可能答應。因為這兩個地方世家林立,各種利益早就被瓜分幹淨了,除非李義過去當一個名義上的州牧,但顯然,李義是不可能願意的。

另一方麵,李義身在並州,麾下領導著整個並州將近10萬大軍,其中更有萬飛騎營和1萬陷陣營。但對此,朝廷絲毫不會有任何的擔憂,理由也很簡單,供養這些軍隊的錢、糧、裝備,那可都是朝廷出的。如果李義敢反,朝廷隻要切斷供給,同時在邊境嚴防死守,不用數年,李義那些部隊就基本完蛋了。

但如果換做李義在豫州或者冀州擁有這等權利和部隊,恐怕早就被劉宏找一個借口調走了。

不過,雖然並州的人才不多,但李義卻也沒有氣餒。“如果發掘不到,那就自己培養!”李義如此想著,於是,他再次將昔日撰寫的【李義兵法】拿出來進行改良,並在其中增加了大量治理地方,以及一切他覺得身為一名文武雙全的臣子應該明白的學識。

不得不,李義在培養呂布等人這方麵,可真的是煞費苦心,不過對此,李義卻也很是無奈。畢竟人都已經在自己麾下,如果不比曆史上的他們更強,豈不是白白在這麼早就跟著他了?而萬一比曆史上還差,那李義哭都沒地方哭去。

同時,將這本書改名為了【李義淺論】,顧名思義,就是李義分析闡明事物道理的文章。好吧,本來李義依然準備給這本書取一個高大尚的名字,比如什麼李公治國論啊之類的,但想到之前被蔡琰取笑的場景,他覺得還是取一個比較低調一點的名字,甚至為此還特意加了一個淺字。

隻是寫著寫著,他忽然想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如何那這【李義淺論】變成人手一冊。之前,他是完全自己在寫,畢竟手下人並不多,而且那所謂的李義兵法也沒有多少內容。可如果要從軍事寫到治理地方,甚至加上一些治國乃至效忠他李義的一些私貨,那可就是長篇大論了。如果全都由李義抄寫,怎麼也得個把月。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