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漢陽郡冀城。
“哼!這些人到底想幹什麼?!陰奉陽違?還是看到如今三國一同與殿下為敵,覺得有機可乘?!”看著下麵人送上來的書信,童飛忍不住冷哼道。
“涼州在桓、靈二位先帝之時,就經常出現叛亂。後又跟隨馬騰、韓遂、董卓、張寧作亂,對抗朝廷。雖然如今殿下已經拿下涼州,但想要將涼州變成並州那般,卻是絕非易事。更別那些政令,對於那些士族、庶族們來,可是相當難以接受之事。”鄭益撫須沉吟道。
起來,李義為什麼可以發展的這麼快?除了他猥瑣發育低調種田之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進行的稅改。
這一次稅改,完全將原本的稅賦政策推翻,也正是因為如此,在聯軍頒布的那份討伐李義的繳文中,稅改成為了著重的攻擊點之一。
那麼改變後的稅賦和之前的稅賦有什麼區別呢?簡單言之,最大的區別就是原本的稅賦,收稅的重點是集中在廣大的百姓頭上。不管百姓貧窮還是如何,均一視同仁鐵麵無私。而對於那些大富大貴的士族、庶族,卻有著各種減免、優惠等政令。如此一來,窮人需要交納更多的稅,而富人卻隻需要交納一點點的稅就好了。
而稅改之後呢?一視同仁,不管是百姓還是士族,都按照一個比例統一收取稅賦。聽起來很公平,但百姓的收入和士族、庶族的收入能一樣嗎?可以,李義的這一次稅改,雖然讓所有百姓對其感恩戴德,甚至奉為神明。但對於絕大部分的士族和庶族們來……好吧,雖然心中無比不滿,但也隻能強忍著。
事實上,這種改革,丟到諸如冀州、豫州等地,絕對會引起當地的世家、庶族集體反抗,就算勢力再大,隻要團結一心,照樣可以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就好像昔日的徐州牧陶謙,就因為被徐州的地方士族看不上,十數年來愣是無法徹底掌控徐州。甚至到最後,不得不讓出徐州給劉備,以換取自己家族的延續。
當然了,李義如果在冀州、豫州等地,自然也不會去做這等蠢事。之所以他當初在並州能夠推行這份政令,卻是因為時地利人和均在他這邊。
時,董卓協子入長安,朝廷威信一落千丈,關東亂起,漢室衰微,又哪裏有功夫去管李義弄什麼稅改呢?甚至於在當時的董卓看來,李義玩得越大越好,最好徹底把自己玩死。與此同時,並州內部又遭遇了匈奴叛亂,黃巾再起等混亂。
地利,卻是因為並州的世族僅有太原郭氏,而士族,也隻有同處太原晉陽的二王了。所謂的二王,卻是王允所在的王氏,以及王柔所在的王氏。
人和,李義降服匈奴擊敗黃巾,得到了並州百姓的信任和愛戴、更重要的是,護匈奴中郎將王柔被匈奴所害,王允雖然坐上了司徒之位,卻也被馬騰所害。唯一剩下的郭縕,也選擇投靠李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