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柯家,靠販賣藥材起家,是德興縣數一數二的富戶,她的祖父柯光連,娶妻謝氏,卻一直未能有所出,直到四十歲頭上納了兩房妾室,這才有了她的大伯父柯宗參,和她的父親柯宗術。
後來,柯宗參娶妻湯氏,柯宗術娶妻齊氏,分住在了大宅的東西兩邊。
大房那邊,柯宗參愛美色,在德興縣是出了名的,家中姬妾成群,庶出子女也不少,以至於柯蘭芝現在回憶起來,竟發現有幾個新出生的堂弟妹,她想不起名字。
她的父親柯宗術,最大的興趣,卻是做生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倒有一半的時間在外頭,因此家中妾室不多,她的生母早逝,現下隻有一位康姨娘,和另一位姓吳的姨娘;但聽說他在外地,很是娶了些“兩頭大”,那些“兩頭大”,名義上是妾室,但卻和主母一樣當家,從不回來伺奉正室的。
家裏的那位康姨娘,生的是個女兒,名叫柯芳芝,今年十三歲;吳姨娘生的則是個兒子,名叫柯耀昭,此時正五歲;她的嫡母齊氏,膝下則有一兒一女,一個是她的嫡出哥哥柯耀明,剛滿十六歲;一個是她的嫡出妹妹柯梅芝,今年也是十四歲,隻比她小幾個月。
說起來,還是她的祖父柯光連最為長情,即便家財萬貫,也是直到四十歲才納了妾,而且還是因為謝氏生不出來的緣故。
想著想著,聚寶院已至,這俗氣至不同尋常的院名,乃是她父親柯宗術所題,真是極符合他生意人的個性,不過此時他正在外地收購藥材,尚未歸家。
聚寶院共有兩進,齊氏住在後麵那進的正房裏,柯蘭芝帶著秋玲進去,給齊氏行禮問安,然後坐到了右手邊的第一張椅子上,嗬,說起來,她還是他們這一房的庶長女呢。
齊氏同往常一樣,捧著茶盞,目光和藹,臉上帶著淺淺的微笑,怎麼看都是一副慈母模樣。
康姨娘站在齊氏的左後方,年約三旬,皮膚仍舊光滑細膩,隻是低眉順眼,連頭都沒敢抬。
齊氏的右後方,站著吳姨娘,因為生了兒子,腰杆挺得特別直,隻是她的肚子,怎麼挺得高高的?莫非又懷上了?可是她膝下,明明隻有一個七少爺柯耀昭,哪裏又來的一個?柯蘭芝仔細想了想,終於記了起來,吳姨娘在生過柯耀昭之後,的確是還懷過一個,隻不過沒等生下來就小產了。這麼說來,她肚子裏的這個孩子,就快要保不住了?
柯蘭芝心下唏噓,忙把目光移了開去。在她的對麵,坐著她的嫡出哥哥,二少爺柯耀明,這是個空有蠻力的傻子,除了齊氏自己,沒有任何人喜歡;柯耀明旁邊是七少爺柯耀昭,虎頭虎腦,生得可愛又聰明,雖然是庶出,但家中長輩都很看好他。
在她的左手邊,坐著她的嫡出妹妹柯梅芝,和庶出的妹妹柯芳芝,她們一個排行第六,一個排行第九,雖然樣貌不怎麼相像,但都是美人胚子。
柯芳芝覺察到柯蘭芝在看她,轉頭回望過去,卻一眼瞥見秋玲手中所拎的食盒,馬上笑了起來:“五姐姐真是有恒心,居然又做了藥膳,昨兒你送過去的茯苓包子,不是讓老太太給扔了麼?”
柯蘭芝望著她,笑得眉眼彎彎:“許是那包子不合老太太的胃口,今兒我熬的赤小豆鯽魚湯,老太太肯定會喜歡。”
柯芳芝撇了撇嘴,轉回了頭去。
齊氏看著秋玲手中,被包裹得嚴嚴實實的食盒,微感詫異,柯蘭芝那丫頭,不是一向懶得討好老太太麼,這幾天怎麼轉了性子,接連給老太太做起藥膳來了?不過她再討好又有什麼用,老太太因為自己生不出來孩子,所以尤其討厭庶出子女,無論她怎麼朝上湊,都是不可能贏得老太太的心的。
齊氏憐憫地看了柯蘭芝一眼,突然就發現,她的頭上,隻戴了兩朵像生花,身上的衣裳也是舊的,而且妝還沒化好。馬上就要去見外客,這樣打扮,豈不是既給柯家丟臉,又讓人覺得是齊氏這位嫡母苛待庶女麼?
齊氏馬上黑了臉,責備柯蘭芝道:“怎麼不好好打扮?”說著,就讓廖媽媽把她的一套赤金海棠的頭麵,並一套簇新的蘇繡衣裳拿來,讓柯蘭芝跟著廖媽媽去重新梳妝,並道:“這衣裳本來是準備送人的,今兒就賞了你吧。”
隨著這話音落地,柯芳芝馬上投來羨慕而又嫉妒的目光,酸溜溜地道:“五姐姐愣著作什麼,還不趕緊謝太太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