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日報社張天元同誌撰寫的《生死大穿越》一書行將付梓,囑我作序,我有感於他的這種勇敢元畏的探險精神和職業追求,讚賞這次有意義的行動,故欣然應允。

作為一名地方報的記者,張天元同誌參加了"中國記者2003西部科考探險活動"。這是一次全國性的大型異地采訪活動,也是一次極富挑戰性的探險活動,對參加者的綜合素質有較高的要求。l當時,全國有40多家新聞媒體的100多名記者報名參加,經過激烈的角逐和嚴格的挑選,隻有13名記者當選為探險隊隊員,張天元同誌是其中之一。這次活動要穿越羅布泊、阿爾金山、可可西裏和藏北羌塘四大元人區,並進行科學考察和多方麵采訪報道。在此之前,還沒有任何一支探險隊能夠一次性穿越四大元人區,其艱險可想而知。從後來多方麵的報道中,我們了解到科考探險隊遇到的困難比事先想象的要多得多,他們多次遇險,幾乎陷入絕境,多虧當地政府及駐軍的援救才得以脫險。

作為一名記者,天元同誌在探險活動中表現出了良好的職業操守和素質,整個活動期間,他先後向報社發回了50多篇新聞稿件,平均每天至少一篇。回來之後,他又以圖片專版和連載的形式,更為詳細地報道了西部的曆史沿革、山川地貌及無人區的環境狀況,引領讀者飽覽西部風情,特別是他對元人區環境保護現狀的深切關注和深刻思索,很有見地。當前,加快發展、消除貧困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們的首要任務。與此同時,嚴峻的環境形勢告訴我們,如果不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有效地解決環境問題,很可能會帶來新的生態災難。嚴重的環境問題將會極大地製約經濟社會發展,影響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通過媒體宣傳,提高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形成良好的生態保護行為習慣,是十分迫切而重要的。必須通過多方麵廣泛、深入的宣傳報道,喚醒全社會的環保意識,做到人與自然的協調、可持續發展,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才能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生死大穿越》一書生動、細致地描寫和敘述了西部的曆史沿革、山川地貌、風土人情及生態環境等,其真實感人,如身臨其境。更為可貴的是,張天元同誌在對極端艱苦的環境和探險活動的敘寫中,融入了他對人生的感悟、對環境保護的關注和思考,發人深思,很值得一讀。

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是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新聞宣傳工作的必然要求。"三貼近"要求我們在作風和文風上都要有所突破,每一位新聞工作者都要有這樣的思想準備,深入實際,掌握第一手資料,拓寬新聞視野,創新新聞報道形式,努力使新聞工作更好地為改革發展o旦+大局服務。希望廣大新聞工作者深入實際,不畏艱險,用自己的筆描寫火熱的西部大開發時代潮流,關注西部,關注生態。把自己的鏡頭聚焦西部群眾的生活、勞動和創造,多側麵、多角度地介紹西部,讓更多的人了解西部、熱愛西部,共同關注西部的生態,支持祖國西部的開發與建設。

2005.1.20

《序》作者係天水市委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