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整裝待發(1 / 2)

“好刀,這刀卻是新異,不知處於和人之手?”關羽興奮的問道。

偃月刀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出現的,漢末常見的大刀是“鳳嘴刀”,刀頭是圓形的,而偃月刀呈半月狀,刀頭是尖的。

“此刀乃是我親自指導大匠所造,叫青龍偃月刀刀,重八十二斤(約現在49公斤),是我用來鍛煉臂力的兵器,也隻有大哥力大才能使得。就贈與大哥了。”

“多謝!”

“你我兄弟何須客氣”王淵知道關羽是一個孤傲之人,很少言謝,看來這刀關羽是的確喜歡。

“就是,大哥喜歡就拿著,自家兄弟客氣什麼。”張飛這廝卻是喜歡就拿的主。

“四弟所言甚是,自家兄弟喜歡就拿,我這裏還有幾副好鎧,大哥四弟挑選一副,戰場凶險,有備無患。”王淵指著牆邊一排甲架上的魚鱗甲說道。

這個時代,魚鱗甲可是稀缺物品,中層將軍都不一定有一副,以簡單的鎖子甲為主,簡單易製的板甲在漢代是沒有出現的。精銳士兵裝備的都是皮甲,普通士兵以布甲(厚布製成)、木甲為主的,甚至好多部隊是沒有甲的,就像大多數黃巾軍,前期小諸侯的軍隊,都是沒有甲的。

(可不要小看皮甲,由生豬皮或者生牛皮等厚皮革製作的皮甲防禦力是很高的,大家現在穿的皮鞋是牛皮硝製、剖層處理後製作的,柔韌性好但堅韌程度較低。厚一點例如腰帶,以前的軍用牛皮腰帶,桌子上也許一刀能砍斷,但在人身上不一定就能砍斷了,更何況堅韌度更高的生皮,豬皮的堅韌程度更高。所以有皮甲的軍隊絕對是精銳中的精銳。)

眾人穿戴整齊,王淵命王和牽來戰馬,都是北地良馬。為首王淵一匹棗紅色駿馬,暗金色戰甲,披紅色戰袍,手提一杆暗金色‘龍膽亮金槍'。俊朗而不失剛強。

關羽青甲綠袍,胯下一匹紅色戰馬,手提青龍偃月刀,及其威嚴。

趙雲自是白馬銀槍,一身亮甲白袍,搶盡分彩。

張飛黑甲黑袍,一匹黑色戰馬,手提黑色蛇矛,一股粗獷的肅殺之氣迎麵而來,卻是和趙雲形成了鮮明對比。

經過這些天了解,王淵知道,張飛雖長相看似粗獷,但絕非莽夫,頗有文采韜略。張飛祖上的確是屠夫出生,但隨著買賣逐漸擴大,張飛祖父一輩製購了千畝良田,妥妥的一戶小地主人家。張飛自小雖喜歡舞槍弄棒,但也讀了不少書,書法字畫水平是相當高的。絕不是後世遊戲裏十多點智力那麼磕磣。

王晨雖沒有幾人威嚴,一身黑甲難掩其儒雅本色,但經過一年多軍營的磨練,也極為幹練。

眾人上馬相視一笑,惺惺相惜,向校場而去。

校場之上,五千騎兵已經集合完畢,分5個方陣整齊的排列開來,一人雙騎,身穿皮甲。騎兵絕對是這個時代最厲害的兵種,冷兵器時代,騎兵是絕對的戰爭利器。自稱漢武帝對付草原騎兵製作出馬鞍以後,騎兵的衝殺能力被放大,不再是以偵查、側翼襲擾為主了。

在漢代以前,騎兵隻是輔助兵種,沒有馬鞍的情況下,騎兵極難練成,前後左右無處借力,衝殺的過程中容易掉下馬背,即便有騎兵,也是以騎馬趕路,下馬作戰為主。而草原人自小以馬為伴,控馬技術奇高,漢武帝為了對付匈奴騎兵,設計出了雙橋馬鞍,使得騎兵前後有了借力之處,利於衝殺,大破草原騎兵。

做到騎射是很難的,漢末的三股騎兵力量,都是漢朝對付草原騎兵的利器。董卓的西涼騎兵以甲胃齊全為主。並州狼騎以凶狠和速度為主,隻有公孫瓚的三千白馬義從能夠做到騎射,卻是挑選軍中悍卒組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