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當事人,王淵坦然的做在大堂之上,獨自思考著:袁術這廝還不能殺,第一罪名不成裏,加上漢朝有個狗屁規矩,罪不加士大夫。如果真殺了,恐怖連皇帝都扛不住世家的壓力,把自己給賣了。
第二自己的目的並不是塑造一個多麼高尚的清官,更不是刻意想殺了袁術,而是為了表明態度,這麼做其實已近有點過了。
正在這時,王和上來偷偷說道:“主公,袁紹求見。”
王淵抬手示意王和退下,走向後堂,進門笑著說道:“稀客、稀客,不知本初兄前來,公務在身,沒能遠迎,本初見諒。”
“哈哈,飛龍賢弟幹的漂亮,不過袁某還得為這浮誇之徒求情。”袁紹是袁家長子,頗有才能,可惜是個庶子(也就是小妾生的兒子,有嫡子存在的情況下,是沒有繼承權的),所以兩人關係一直不融洽,看到袁術被揍,雖然有失袁家臉麵,但袁紹還是發自內心的開心,最好弄到袁術一蹶不振,自己才能安穩上位。
而袁紹和曹操走的很近,所以袁紹和王淵很熟,經常一起吃酒,稱兄道弟,也是互相知道彼此的一點底細。
“哈哈,不是我小題大做,你這個弟弟太是囂張,眾目煌煌之下咆哮公堂,讓小弟照實下不了台。既然本初都來求情,這事也就罷了。希望本初在袁伯父麵前美言幾句,不要記恨,免得傷了兩家和氣。”王淵客套的說道。
“如此甚好,懲治一下這小子也好,免的到處惹是生非。”袁紹還真怕王淵一怒之下把袁術弄死,袁紹知道王淵的性格,做事及其果斷,甚至自己都看不明白王淵的一些手段。
袁術被弄死可不是小事,袁家無所作為會被天下人小看,也許袁家從此會一蹶不振,如果動作過大,就有和漢帝鬧翻可能,世家本是如此,雖然抱團取暖,但如果有踩死袁家的機會,落井下石聯合漢帝打壓袁家也很正常,踩死袁家意味著空出了更多的權利,世家以自己家族利益為主,一旦有機會壯大自己,什麼盟友都能拋棄。若是給袁家套個“錮”,萬事休矣。
“本初兄放心,王某自有分寸。公事要緊,就不多留了。”說完告辭袁紹,繼續回到了大堂。
這時袁術受刑完畢,半死不活的被衙役架了進來。
“袁公路,你可認罪?”王淵淡定的問道。
“王驃騎饒命,此事的確與在下有關,是在下管教不嚴,請大人饒了在下,以後自會改過,嚴格管教下人。”袁術現在的確是怕了,也顧不上丟不丟人了,保住性命要緊。
袁術雖然跋扈,但並不是沒有頭腦,前麵囂張是因為知道這其中的利害,自己罪不致死,也料定王淵不敢殺自己。錯在袁術是拿正常人估量了王淵,被王淵一頓暴揍,可是把袁術打蒙了,也打怕了,這廝惹急了還真敢殺自己。
雖然袁術服軟求饒,但依然沒有認罪,隻是打擦邊球,認罪了就坐實了,也就是自己這頓白打了。
“僅僅是治下不嚴嗎?”王淵依然不緊不慢的說道。
越是如此,袁術越是看不明白王淵,也越恐懼,最後隻能乖乖認罪:“小人調戲民女,罪不可赦,願承擔損失。隻求大人饒命。”
“好,這不就對了,你早承認也能免去這皮肉之苦。”王淵哈哈一笑說道。
“事情已經調查清楚,袁術當街調戲民女,縱允下人袁三殺人,如今認罪,當判監禁三年,念其初犯,且認罪態度良好,減半執行,再念其有傷,不易受監,判監外執行一年半刑期,可回家養傷,但在刑期內不得離開洛陽城,每月一日前來衙門報道。民婦趙氏損失由袁術承擔,賠償黃金一千兩。”王淵就這樣給袁術判了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