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董卓進京(2 / 2)

隨著草原人住進新房,民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王淵開始趁冬季鮮卑人集中安置,派遷大量學府教師及有才學的學生,前往每一個居民點教學。並許諾教學成績優秀者,來年委派做官。

但軍隊依然不敢調離邊界,雖然各部落主要的首領都被調離,但局勢還沒到完全能把控的時候。

與此同時,造福萬民的“晉候書”出世了,開始向並州以外的地方販賣。天下世族表現出的更多的是喜歡,這書的確是太好了,一本書就能代替一大堆竹簡,既輕巧又美觀,又不怕有錯別字。其次是剛剛出世,此書價值極高,隻有這些世族和有錢的商人能夠買得起。

雖然有部分有遠見的,知道這是世族的最大威脅,但也無能為力。王淵如今已經坐大,而且此人不參與任何朝內爭鬥,如同隱形人一般,而且聽調不聽宣。王淵的理由很充分,鮮卑人新降,處理不當非常危險。

董卓入朝後,更是沒人管,或者說沒人敢管王淵在幹什麼了。在各方的默許下,隨著一本本書籍的印刷,王淵的府庫開始充盈起來。

同年十二月,曹操暗殺董卓不成,逃離洛陽,在陳留一帶起兵,發矯詔號召天下討伐董卓。定於次年正月在袞州陳留郡酸棗一帶會盟。

(其實曆史上號召討伐董卓的,不是曹操,而是橋瑁(喬瑁),同樣曆史上的盟主不是袁紹。而是臧洪,當時沒人敢做盟主,就推了臧洪為盟主,臧洪此人雖然不咋地,但他老爸威望很高。為增強曹老板存在感,這裏延續演義部分。)

作為當朝手握十餘萬兵權的驃騎大將軍王淵,自是在邀請之列。

接到邀請,王淵第一件事就是立刻安排王和帶一些心腹南下洛陽,第一時間把王允召回並州,王淵下的命令是不來就綁回來。由於王允是王淵的親叔叔,王淵討伐董卓,王允說不定會和袁隗一樣被董卓砍了。以上誰殺董卓那是以後的事,先把王允叫回來再說。

隨後王淵抽調關羽、趙雲、張飛等猛將,率領一萬親兵,和趙雲的遊騎營兩萬騎兵南下。

讓徐晃、黃忠二人率四萬步軍負責西線,防禦西涼人;留張遼、高順二人率領六萬步兵負責監視新降的鮮卑人;讓張郃率領四萬騎兵南下,負責防禦董卓控製的司隸一帶;荀攸負責居中調度。

目前司隸大部分都被董卓控製,黃河以北,靠近並州的左扶風、河東郡、河內郡都控製在董卓手裏,河內太守王匡隻控製了河內北部靠近並州、冀州一帶的部分地區。其餘各地都有董卓的兵馬駐紮。

其實王淵要想破董卓,應該先把黃河以北的左扶風、河東、河內三郡打下來,基本就絕了董卓的命脈,但王淵不想這麼做。

一是狼居胥戰役各軍死傷慘重,才剛剛完成補充,尤其騎兵,大多數都是剛招進來的鮮卑人,不久前還是世仇,如今剛剛穩定,戰力不足。而此次戰鬥,主要是攻城戰,這種戰鬥會死很多人,王淵不想讓大軍再次出現較大的傷亡。

二是鮮卑人的確是剛剛投降,目前正在安置階段,很不穩定,需要大軍威懾。所以王淵離開後,抽調騎兵離開北部,防禦洛陽的同時隔絕這些鮮卑騎兵與本族人的聯係。

三是王淵並不想讓諸侯聯盟勝利。董卓的出現才直接斷送了漢室,王淵不想看到變數出現,自己的優勢就是知道曆史。從曆史的種種痕跡來看,此次討伐董卓,大多數人還是忠於漢室的,即便曹操,此時應該也是忠於漢室的,袁門估計也沒造反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