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莫撥此時無法收回狼牙棒,眼看就要被郭汜砍中,但宇文莫撥絲毫不做逼閃。抄起狼牙棒準備橫掃。
就在郭汜以為此人放棄抵抗之時,兩柄長刀及時的出現在了郭汜的刀前,架住了郭汜的一計,原來是負責守衛宇文莫撥的親兵。
郭汜不由開始疑惑,這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能讓一個外族人把自己的生命交給幾個漢人,而且配合如此默契。
不待郭汜細想,宇文莫撥的狼牙棒已經掃了過來,郭汜急忙後退,卻發現自己的退路被己方士卒堵死。被迫無賴之下,郭汜隻能舉刀架向這氣勢洶洶的一擊。
隻聽一聲巨響,郭汜隻覺腳下一滑,就被擊飛出去,好在親兵全力上前相救,才苦苦救下郭汜一條性命。
這一擊可讓郭汜吃盡了苦頭,短暫的麻木之後,虎口傳來一陣陣撕裂的疼痛,郭汜雙手虎口已經裂開一道長長的血口,雙臂如同灌了鉛一般沉重,讓郭汜連抬起手臂的力氣都沒有。
而陷陣營依然高呼著“陷陣!”、“陷陣!”一步步向前推進,精良的甲胃加上嚴密的配合,開始讓董卓大軍絕望。
不是這些老兵不夠勇敢,而是這股敵軍太過強大,配合之完美前所罕見,即便自己順利的把鋼刀砍向這些士卒,渾身隻留出雙眼的鐵甲套裝,也讓他們無功而反。
隨著陷陣營的一步步推進,董卓大軍開始出現局部的潰散,督戰隊開始無法阻擋這股恐懼而引發的逃生欲望。
郭汜知道大勢已去,率領親兵開始撤出戰場,牽來戰馬向南門逃去。很快失去主將指揮的董卓大軍開始向南門逃散。
而南門正是王淵空出的一門,圍三闕一這種經典的攻城戰術千古流傳,自有其道理。用後世的理解就是利用心理學,打開守城官軍的一絲心理防線。
若是讓這些人感到無路可逃,即便攻破城門或者登上城牆,有人指揮的百戰老卒同樣會以巷戰的形式應戰。爆發出處於死地而救生的欲望,對於一場戰爭來說,這種欲望將會是敵方的噩夢。即便能夠勝利,也會是一場慘勝。
戰鬥一旦出現潰逃,就意味著結束,王淵的大軍很快衝進城池,占領城牆,收降潰卒。
董卓出自西涼,有大量的戰馬,步兵也會配備一些馬匹,有些供給將領及其親兵騎乘;有些派給各部斥候,用來刺探軍情,傳遞情報;更多的還是用來托運輜重。
三萬部隊足足有一萬多匹戰馬,而王淵的部隊,這個比例還要高。這些潰卒開始紛紛搶奪戰馬,衝向南門,而沒有搶到戰馬的也不敢耽擱,同樣向南門湧去。
西涼潰卒逃出南門以後,等候多時的王淵騎兵開始包抄,大戰就此落下帷幕。
這次攻城戰王淵大軍損失不大,負責攻城的陷陣營戰死重傷八百多人。西涼人戰死重傷六千多人。俘虜兩萬一千,隻有兩千多人趁亂逃出,包括最早出城的郭汜以及其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