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策乃是寄希望於天下諸侯,如今雖然各路諸侯聯合討伐王淵,但各存心思,互有防備,沒有傾盡全力。若想突破王淵,如此恐怕不行。主公可聯絡天下諸侯,勸說他們放下戒心,全力攻打王淵,一旦能夠消滅王淵,天下之勢必將重新洗牌,我軍亦可趁機崛起。”郭嘉說道。
“勸說天下諸侯同心協力,是何等的困難,尤其王淵尚未構成直接危險的幾人,陶謙、劉繇、劉表等人,都是胸無大誌,混吃等死之輩。沒有足夠的利益,恐怕很難讓他們傾盡全力。”曹操歎息道。
“不錯,即便麵臨直接威脅的河北二人,袁紹、公孫瓚都是互相防備。如今戰局,首選當是二人合力,從草原進攻,破壞王淵平定草原的大計。迫其抽調大量兵力穩定廣闊的草原,給各路諸侯創造機會。而袁紹顯然是見無利可圖,又提防公孫瓚,故留守七萬大軍防備公孫瓚,隻率十萬人攻打壺關,壺關同樣險要,區區十萬大軍恐怕很難突破。”程昱氣憤的說道。
“是啊,還有那公孫瓚,也是一個德行,留守八萬步軍防備袁紹,隻帶騎兵進入草原,顯然就是做做樣子。”曹仁說道。
“下策如何?”見兩策都是困難重重,曹操繼續問道。
“下策乃是險策,需置我軍於死地,給其他諸侯製造機會!”郭嘉說道。
“如何置我軍於死地?”夏侯惇急切的問道。
“渡過黃河,從河內進擊並州,攻其必救,迫使王淵回援。”郭嘉不緊不慢的說道。
“此計的確凶險,我軍從河內進入,深入敵軍。就要麵臨王淵的合圍,一旦打不開局麵,就會陷入孤軍奮戰的險地,而且補給困難,無法固守。”戲誌才說道。
“不錯,即便我軍取得戰果,在王淵的全力夾擊之下,也會損失慘重,無力瓜分勝利的果實。”曹仁讚同道。
曹操不由陷入了苦思,曹操明白,郭嘉乃是戰略家,麵對如此局麵,能提出如此三策,曹操自問不如。三條計策也是曹操目前最好的選擇,而如何選擇還是要看自己。
麵對強大的王淵,曹操知道,能夠稱霸一方已經是極限了,而長江以南是自己最好的選擇。但目前困難重重,如同鏡花雪月,舍棄富裕的中原大地,爭取機會渺茫的荊州,即便是曹操這等梟雄,也難取舍。
而讓眾諸侯齊心協力,更是也是非常渺茫,即便自己,也是防備著劉備、袁術等人,沒有傾盡全力。
孤軍突破河內,打開局麵的可能性極大,但自己沒有勇氣,對眾諸侯也是沒有信心,即便王淵抽調兵力回援,眾諸侯能不能短期內突破進來也是未定,如果拖的時間太長,自己就要麵臨被困的局麵。即便有人突破進來,被重創的自己又拿什麼立足於四戰之地的中原?
天下諸侯如今隻是被迫聯合,一旦打敗王淵,接下來又是刀兵相見。不是曹操不夠果斷,在利益麵前,誰能看到自己的付出?誰會管自己的傷亡?
曹操沉默不言,眾人也在各自斟酌,一時帳內陷入了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