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出戰告捷(2 / 2)

包圍蕩陰城後,王淵一邊命人打探袁紹的行蹤,聯絡關羽。一邊清理戰場,統計戰損。

這一帶自有高順提前安排負責監督高幹部隊的斥候,安營紮寨完畢,王淵召集眾人議事。

各部首先彙報傷亡,親衛騎兵第一軍戰死重傷一千五百多人,而兩翼戰場雖是輕騎,但沒有與袁軍正麵衝鋒,傷亡反而較小。張飛的第四軍戰死重傷一千餘人,閻行的第六軍戰死重傷一千二百餘人。

最讓王淵心疼的是親衛營戰死五十二人,重傷二十七人。出現了八十人的戰損,這可是王淵這幾年的心血,各各都是精銳,放到其他部隊最少也是師團張級別的將領,一下子戰損這麼多,王淵的確心在滴血,但也無奈。

戰爭的殘酷王淵早已適應,這些人訓練再有序,總要經曆戰陣,經過鐵血的洗禮,才能成為真正的精銳。

天下諸侯的士卒雖然訓練沒有自己大軍有序,衣甲沒有自己大軍精良,但經過幾年戰場的拚殺,大多都是經曆生死的老卒,從血海中滾爬出的勇士,戰場經驗十分豐富,非當年黃巾軍可比。

三萬袁軍戰死重傷八千多人,俘虜九千多人,跟隨高幹逃走一萬餘人。

己方第六軍麾下師長楊秋重傷,無大將戰死。袁軍牽招、臧洪、焦觸、王摩、夏昭等將領戰死。被包圍後亂軍之中郭援被小年所俘。

郭援這個人王淵多少有點映象,招來一問,原來此人是鍾繇的外甥,於是王淵順利的招降了郭援。

次日一早王淵收到了壺關守軍的急報,才得知袁紹並沒有沿大路撤退。

袁紹撤退的第二天晌午,關羽見袁軍無所動作,派人前往袁軍大營打探,發現袁軍已經撤退,隻留了一座空營。知道袁軍已經撤退,關羽一邊派人刺探,一邊整軍追擊。

留守壺關的是關羽麾下第七軍和徐晃第十軍的一個師。數月苦戰,同樣有不小的戰損,三萬人出現接近五千的傷亡,但部隊編製健在,關羽讓李堪率領本部兵馬守關,自己親率大軍出關追擊。

關羽率部出擊,並沒有探明袁軍的行蹤,但很快就遭遇了負責斷後的韓猛的部隊。原來韓猛並沒有選擇依營固守,而是選擇險要之地阻擋關羽的追擊。

一處斷崖下,韓猛成功的擋住了關羽。關羽召集眾將議事,簡單的商討以後,關羽斷定戰局發生了轉變,袁軍被迫撤退了。而袁軍撤的如此匆忙,拋棄了大量輜重糧草,關羽推斷應該是王淵率軍阻斷了袁紹的退路。於是關羽派遣斥候翻越山嶺,沿路探查袁紹的蹤跡,但直到蕩陰城下,斥候始終沒有探查到袁紹的蹤跡。

關羽派出斥候後,開始組織士卒攻打韓猛,周倉率領麾下野戰步軍第三師負責攻堅。

周倉接到命令,立刻組織部隊,作為第一梯隊攻打韓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