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鄴城之戰(2 / 2)

鄴城北靠漳水,是冀州南部最主要的城池,城池高大,並引漳河之水為護城河,沮授親率五萬大軍固守鄴城。

讓呂威璜率領兩萬大軍固守繁陽一帶,以免王淵偏師沿黃河突入後方。

讓蔣奇率領一萬大軍駐守斥丘城,以免王淵繞過正麵戰場,快速插入後方。

王淵率領大軍來到鄴城,安營紮寨完畢,前往觀察戰場,見鄴城的確高大,最關鍵的是,鄴城背靠漳水,引往護城河的大渠在城池防禦範圍之內,很難添堵護城河。

勘察戰場完畢,王淵率領眾人回到大帳,商議戰事。

“鄴城高大,護城河很難添堵,諸位有何良策?”王淵問道。

“鄴城難以攻破,但無法阻擋我軍騎兵,我們或可圍困鄴城,騎兵乘機突入,或能打開局麵。”張飛建議到。

“不妥,我軍如今非比以前,如今我軍勢大,沒有必要冒險,當穩步推進。漳水乃是大河,我軍騎兵孤軍深入,袁軍雖然騎兵不多,但依靠漳水防禦,我軍騎兵很難渡河,沒有必要孤軍深入犯險。”賈詡阻止到。

王淵心中暗自斟酌,自己已經發育起來了,如今的確沒有必要冒險,此次自己的目標是平定河北,袁紹尚有十多萬大軍,不能大意。前世公孫瓚的騎兵就滅在袁紹手上,若自己孤軍深入,被袁紹堵截,騎兵一旦出現大量傷亡,回複起來非常空難,得不償失。

“文和可有破城良策?”王淵問道。

“詡有一計,但主公恐怕不會同意。”賈詡起身說道。

“說來聽聽。”王淵讓賈詡先說出了再看。

“鄴城確有漳水之險,但這也是其軟肋,若我軍在上遊截斷漳水,聚集河水,可水淹鄴城。”賈詡建議到。

王淵抬手打斷賈詡的建議,說道:“不妥,此計雖然能夠減少傷亡,但會禍及平民,不可取。”

“的確如此,隻是護城河很難添堵,我軍想要降低損失,就需要用攻城車掩護,但這樣同樣會暴露我們手中的王牌,隻有沮授反應過來,砌死城門,再攻城難度將會加大。”成公英說道。

“然,但這不是我們水淹鄴城的理由,再說鄴城所處位置並非低窪之地,四周開闊,洪水無法聚集,而鄴城建於此處,必然有防水措施。洪水不一定能衝破鄴城。”王淵依然不同意水淹鄴城,賈詡乃是毒士,以減免大軍傷亡為出發點的。而王淵卻不同,來自後世的王淵考慮的問題跟多,知道水火無情,大水之後,若自己今年無法順利平定河北,這些人將麵臨凍死的局麵。

眾人商議半天,沒有好的策略,隻能定下穩步攻城的策略。

王淵大軍休整完畢,派人沿漳水刺探,以免袁紹截斷河流,反過來淹了自己。安置妥當,王淵開始指揮大軍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