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淵順利度過漳水,本是乘勝推進的大好時機,但這一仗打的匆忙,後勤準備沒有到位,十幾萬大軍出征,糧草籌集和運輸沒有跟上,接管地方的輔兵和官員沒有到位,加上冀州本是漢朝主要的州,人口繁多,世家林立。
王淵知道,這些世家不待見自己,即便目前被迫服從,但沒有根治之前,王淵對這些人非常不放心。自知隻要給之些人給了機會,就會威脅到糧道。大軍深入敵境,糧草一旦出現問題,孤軍深入的自己勢必會被迫撤退,得不償失,所以隻能暫時休整,控製地方。
王淵的休整給了袁紹喘息的機會,袁紹一邊調度大軍,一邊尋求各方支援,通過世家的支援,袁紹很快再次組織起八萬大軍,其中有三萬人是世家大族中抽調的精銳私兵。
這些私兵都是精壯之士,個個裝備精良,武藝非凡。但沒有整編之前,各自為戰不足為慮。袁紹知道其中的關鍵,把這些人打散安排到了自己的五萬大軍之中,經過短暫的整合,大大提高的自己大軍的戰力。加上公孫瓚的五萬大軍也進入冀州境內,劉備也抽調麴義率領三萬精兵進入清河郡境內,協防關羽的偏師突進。
隨著防線的再次組建,給了袁紹再次抵擋王淵的決心和信心。
八月下旬,隨著朱儁的三個義務軍輸送的第一批糧草的到位,王淵開始向趙國的郡城邯鄲推進。而此時袁紹雖然組織了八萬大軍,但公孫瓚的援軍尚未到位,隻能被迫再次回收防線,退守巨鹿,準備在巨鹿一帶和王淵決戰。
“主公,目前我軍和王淵大軍數量上不相上下,按照目前的情報,王淵大軍主力部隊應該在十七萬左右,其中騎兵七萬,步軍十萬。分兵兩路推進,清河境內有劉備的協防,加上當地世族的配合,隻需把關羽拖在清河,讓其無法繞到我軍後方即可。但正麵戰場,我軍不易被動防守,當擇機與其決戰。”
王淵的大軍已經過了邯鄲,被迫收縮防線後,袁紹再次召集眾人商議。卻是田豐首先提出主動出擊的策略。
“我軍與王淵大軍數量不相上下,但正麵戰場,王淵的大軍以騎兵為主,十二萬大軍中隻有五人左右的步軍,其餘都是騎兵。而我軍雖有十三萬大軍,但都是步軍,守城乃是我軍的強項。為何要以己之短攻其所長?”逢紀反駁道。
“騎兵的確不利攻城,但是如今王淵已經突進冀州,我軍已無險可守,如今想要防守,不外乎兩種方法,第一種,以巨鹿和廣平兩座大城為支點,分兵固守。那麼我們要防禦城池有巨鹿、廣平、南和以及漳水兩岸的曲周、南曲。一共五城,若是正常情況,這的確的首選,可是以王淵攻陷鄴城表現出的攻城能力,如此必然會被各個擊破,逐步蠶食。”田豐解釋到。
“不錯,王淵騎兵天下無敵,一旦分兵,我軍很難相互支援,無法形成犄角之勢。隻有王淵攻下其中一點,我軍將會陷入被動。”逢紀讚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