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前,人們把飽讀詩書,博學多才的人稱之為人才。
如今,人們在保安、司機、廚師、按摩女郎、乃至夜總會小姐頭上冠以“人才”的美名後,許多用人單位對他們求賢若渴,而那些真正有才華、懂技術的人卻無人問津。
張武多次來到蓉城市人才交流中心,隨人潮如湧的應屆或往屆大學畢業生一起,排著長隊向幾家招聘單位遞交了一份又一份求職信和個人簡曆,得到的回答是:
“我們將對你提供的資料做認真研究,一有消息就通知你。”
然而,沒有任何一家用人單位向他拋出橄欖枝,他的求職信如石沉大海。
張武在惶恐的期待中,每天都要接受肖文斌的關懷,忍受梁文燕的白眼,承擔肖艾琳的心理負擔。
當肖文斌和挺著大肚子的肖艾琳上班,除了幫著嶽母做點家務事外,他總是把自己關在臥室裏睡覺、看書和或上網——
在這個寄人籬下的生活環境裏,他隻能小心翼翼地做事,夾著尾巴做人。
小時候,張武家庭生活比較困難,從小就隨父母一道下地幹活、割草喂牛、拾狗糞,為了補貼家用,他還得去田地裏捉泥鰍、抓鱔魚,由於營養不足,他的身體總是黃皮刮廋、弱不禁風的。
上中學時,他的智商並不比別人高,隻是付出了加倍的努力,學習才名列前茅。上大學的前兩年,父母給他寄來的錢無法支撐自己的學業,他便利用課餘的時間勤工儉學,當家教、做洗碗工成了他賺錢的基本技能,後來,哥哥張文在外打工掙錢給他寄來之後,衣食無憂,他才一門心思用在學習上,並以優異的成績大學畢業,順利到了蓉城東方成套設備集團公司。來到公司後,他工作認真、刻苦,對人熱忱、大方,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博得了領導和同事的好評,並獲得了“蓉城十佳青年”的稱號。與肖艾琳結婚後,他沒有放棄自己對事業的追求,可萬萬沒有想到,命運會如此捉弄人,由於怕受到肖文斌的牽連,他毅然從公司辭職,一下子從一個前途無量的董事長接班人變成一個無業遊民。
在辭職後的這段時間裏,張武惶惶不可終日,無所事事地打發難熬的時光,碌碌無為地虛度青春年華。
張武的內心始終充滿了孤獨、迷茫和無助。
肖艾琳見他整天一副唉聲歎氣的樣子,便開導他說:
“老公,我們的困難是暫時的,隻要你堅定信心,心裏裝著我和未出世的孩子,日子會一天天地好起來的。”
張武抱怨著說:“我連一個像樣的工作都找不到,怎麼會好起來呢?”
肖艾琳建議道:“要不,我讓王浩幫你介紹一個工作?”
“哎……”張武哀歎一聲:“我看還是算了吧,如果讓那個公子哥們幫我找工作,我不知道他又該對你怎樣冷嘲熱諷了。”
肖艾琳沒好氣地說:“我就知道你是一個死要麵子活受罪的人,既然你不想讓別人幫忙,就應該接受現實,別怨天尤人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