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個月之後,唐崢終於又回到琅琊,去時孑然一身,歸時帶著無數孩子。
這些小孩,都是他在戰亂之中收養而來。
他回歸之後,很多人以為又要搞風搞雨,幾乎整個天下的目光都盯著琅琊,警惕這個少年又要引動天下風雲。
哪知跌碎一地眼睛。
唐崢沉寂下來,仿佛性格突然大變。
他隻是靜靜的開著自己的和平客棧,每天開堂授課教書育人,曾有探子帶領小孩前來旁聽,唐崢竟然也不管不顧,漸漸地,他的課傳揚天下。
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衣食住行,世人無比迷茫,天下怎麼會有知識如此淵博之人,莫非真是五百年一出的聖人,生下來就帶著前世的聰慧。
時光如梭,轉眼十年。
這十年,琅琊縣飛速發展,整個縣域治理的路不拾遺,而唐崢的客棧已經發展為一所宏偉的書院,門中子弟足有三萬,日夜響徹著琅琅書聲。
直到這時,唐崢終於踏出琅琊,然後他一路北上,到達大周的都城臨淄。
在他身後,三萬弟子徒步跟隨,聲勢浩浩,聚集天下目光。
唐崢入大周都城,皇宮敲響七十二鍾。
然後宮門大開,大周女皇竟然親自迎接。
唐崢溫柔一笑,上前摟住女皇的腰肢,女皇旁邊還站著一個晶瑩剔透的小姑娘,咬著手指仰頭看著唐崢,忽然甜甜喊出了一聲:爹爹。
這是十年前那個夜晚,女皇和他在客棧的愛情結晶。
世人震驚。
也就在這一天,大周女皇昭告天下,她根本不是大家所猜的唐崢之母,而是唐崢早已結發的妻子,兩人來自一個神秘之地,女皇就是在神秘之地獲得了不老容顏。
因為一場突然變故,女皇突兀離開了神秘之地,而唐崢晚來了十六年,終於追隨了妻子的腳步。
也就在這一天,大周盡起雄兵,霍霍席卷天下,時大唐已經風雨飄搖,各地起義軍烽煙四起。
天下陷入爭霸,又以大唐和大周最為強橫,大周雖有十幾萬雄兵,然而大唐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一戰焦灼數年之久,終於唐崢帶領三萬子弟出擊。
三萬人,盡皆上馬可戰下馬安民之才,唐崢以這三萬人為骨幹,隻用半年時間就建立幾十萬大軍,又有胖大嬸去往太行山中,竟也拉來一直山匪組成的隊伍,雖是山匪,然而戰力極強。
兩股兵力盡皆拜入唐崢麾下,當世之間莫有可以匹敵者,當年三月,大周與大唐決戰長安之外,兵鋒橫掃,一舉而滅,唐哀帝登上城牆怒罵,複又仰天狂笑不止,忽然遙遙南望,大呼哭拜祈求,嚎啕曰:“老祖宗,大唐危矣,求您可憐。”
奈何無人應答,唐哀帝心如死灰。
誰也不曾知道,就在唐哀帝嚎啕大哭的時候,長安城外一處小山站著兩個人,一人乃是中年書生,麵上帶著不忍和惋惜,另一人卻是個風華絕代的女子,一頭白發宛如雪花晶瑩。
兩人仿佛神仙一般,明明站在小山之上,但是周圍數十萬大軍竟然無人察覺,良久之後,中年人一聲輕歎,語帶痛惜道:“沒有萬年王朝,曆史車輪滾滾,父皇啊,承乾啊,這一次朕要失言了,我不在擔任大唐的擎天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