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安得拉邦貝盧姆村附近,有一座罕見的重疊洞穴,全長21公裏。這裏洞中有洞,一洞套一洞。大洞之中有三層重疊的洞穴。最底層的地洞的盡頭是泱泱湖泊。
祛除疾病的洞穴
印度尼西亞西比路島上有一個能健身治病的洞穴。關節疼痛或神經衰弱者隻要在這裏穴居十天半月,疾病便不治而愈。島民利用這個洞穴開辦了一家醫院,內設有50多張病床。它已經使7000多名國內外關節炎或失眠症患者恢複了健康。
噴雲吐霧的洞穴
在委內瑞拉古艾納郊外,有一個奇特的洞穴,它每天上午11時開始噴吐煙霧,每次兩小時。噴煙的次數、時間和數量都很有規律,年年如此。
無底洞
希臘亞哥斯古城有一個每天可吞下30000多噸海水的無底洞,因此這裏從未發生過海水泛濫之災。從20世紀30年代起,人們就對此洞進行了多次考察。有人把無數紅色塑料顆粒投入洞內,爾後興師動眾在周圍許多河流、湖泊尋找那些紅色塑料顆粒的蹤跡;有人則將幾萬米長係著石頭的繩索沉入洞中,去測量它的長度,但時至今日,沒有一次考察得以成功。
氣象洞
在湖南辰溪縣仙人灣鄉境內的沅水邊上,有一奇特的深藏水下的石洞,人稱波羅洞。此洞每逢久晴變雨或久雨變晴的前夕,便可發現從洞邊的水裏翻出腳盆大的水泡,一個接著一個,連續不斷,隨後即可聽到“噗哧”、“噗哧”的響聲。無獨有偶,在相距此洞1000米左右的上遊地段,有一名為板屋岩的岩罩,也有類似現象出現。隻不過其響聲沒有波羅洞大,當地人稱這兩個洞為“氣象洞”。
變形洞
尼加拉瓜圭納附近的丘科米爾鎮,有一個直徑345米的洞穴。這個洞穴會晝夜變形,上午洞口呈橢圓形;下午則變成不規則的長方形;深夜又變為正方形;次日淩晨它還原成橢圓形。如此周而複始,循環不已。
據當地老人說,自古迄今,這個洞穴就一直在反複地變化著。幾年前意大利電視台已將此洞穴的“變技”攝入鏡頭,搬上熒屏。
火龍洞
新疆伊寧市北的白雲山上有17座火龍洞。這些洞內的溫度各不相同:有的洞中溫度高達攝氏50度,隻要你一走進洞口,就會感到熱氣逼人,頓時間就會變得大汗淋漓。而在這個洞旁外的另一個洞穴,卻溫暖如春,溫度通常保持在23℃左右。再往前不遠處,有一個洞穴裏的溫度竟達100℃,當地居民常利用洞中的熱氣來烤煮食物。
這些洞穴除了溫度不同之外,還有幹濕之分。所謂濕洞,是一種洞中充滿濕漉漉高溫蒸汽的洞穴,進洞的人會頓時渾身濕透,分不清到底是水蒸氣還是汗水。
冰洞
冰洞是奧地利的特產,其他國家和地區雖然也有,但為數不多。而這裏的冰洞長年堅冰不化,蔚為奇觀。
薩爾斯堡以南專為遊人開辟的遊覽洞“巨冰世界”,是一座迷人的古堡,洞頂由氧化鐵染得鮮紅,洞壁懸有冰瀑,冰塊奇形怪狀猶如雕刻,鍾乳石優美下垂,看上去就像最精細的紗簾。
人們沿著一條狹窄彎曲的通道,摸索前進,到達一個由千萬年來的巨礫和沙質粘土堆積成的陡坡下,再連續攀登3小時,才能到達隻有大門口那麼大的洞口。入洞後地麵全是冰,借著搖曳的電石燈光,可以隱約地分辨出一個大致有20米寬的灰暗拱形輪廓。前方燈光照不到的地方是一片無盡的黑暗,好似《聖經》中所描繪的創世主在造光之前宇宙的混沌。此處就是這個冰頂洞中的巨神堂。
打雞洞
打雞洞是聞名中外神奇的世界,同時也是科研人員研究洞穴最好的地方。它坐落在貴州省織金縣境內。這是一座絢麗多彩的地下宮殿,此洞全長13公裏,最高處為150米,最寬的地方有175米,整個洞穴顯得寬闊壯麗。
當你進入洞內,首先映入你眼簾的是石筍、石塔蔚然成林。千姿百態的鍾乳石,交織成一個奇妙的世界。舉目望去,這邊裏堆積成錐狀、帽狀等形態各異的滴石群落。那邊是按堆積岩類型自然分為“月宮”、“淩霄宮”、“望山湖”等八大自然區。從造型特點看自然形成為石竹園、天王府、壽裏宮等47個洞穴室。形態逼真,到處可以看到懸掛滴石與堆積石準確相對應。而且,間歇性水塘貫串其間,形成絢麗的洞內彩環。好像水下龍宮。洞壑清泉,水影相連,人們進入這裏,好像進入了迷宮。麵對這大自然的傑作,遊人讚歎不已,留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