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月萍是和範玉青結的婚,他們後麵的生活,也是兩地分居。因為,在鍾小嵐被調動到市區去沒多久,範玉青也從礦山單位辦理了停薪留職手續,去省城找到一個也是做樣本分析的工作。
一個月有上萬塊錢,兩地分居就兩地分居吧,交通不也越來越方便了麼。他每個月,都會從省城坐車,回去他們在市區生活區的家裏,享受夫妻團聚、家人團聚的天倫之樂。
譚剛是第一個從礦區走出去,到大城市尋求發展的停薪留職人員,他在外麵的事業也發展得最早。現在,早就已經是他們那個單位的一線技術人員,車子、房子、票子、兒子都有了。
再就是張pia子,這個和鍾小嵐他們這幫人,同齡的一個副礦長的兒子。他是當時的職工醫院醫生,從他父親那裏,他最早知道大部隊遲早得撤離,礦區的職工醫院,最終也隻是會留下幾個隨留醫生和護士,要不了那麼多人。
他也就早作打算,就在鍾小嵐被調動到市區沒多久後,他也自己主動申請了停薪留職,出來在市區開了一家藥店。後來找了一個比他小了十二歲的小妻子,過上了他應有的美滿幸福生活。
最後一個要說的是周日亮,這個昔日的大眾情人,多才多情長得又帥氣的年輕大學生。他是分配到那個礦山單位的四個大學生裏,唯一的一個一直留在那個單位,與它共存亡的人。
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可是最早有了女朋友,而且,他和他女朋友,又都是家鄉離礦區最近的人。更重要的是,他也是當時最被領導看好的人才。
事實也證明,他們這幾個大學生,當年之所以被招進去那個礦山單位,的確是被作為領導的接班人備選人才的。就在鍾小嵐也從市區的單位辦理了停薪留職,追隨夫君往大城市而去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周日亮同誌便得以提升,被任命為周副總經理了。
要是說到如今的生活質量,相對來說吧,跳出了農門的一幫人,的確要比,沒有跳出去的一幫人中的大部分人要好。
可是,隨著初會的發展,改革開放的進程,就鍾小嵐的初、高中同學而言,也有一部分人當上了老板,自主事業發展得不錯的。
還有就是,一直被認為“不好的單位”,你去那裏就職了,有人離開了,有人一直說它不好,卻最終留了下來,他也得到了不一樣的回報!
而離開的人,也不一定就是沒有後悔的!鍾小嵐最後就是作為“4050”人員,以“失業”結束其職業生涯的!
人生,回過頭去看,真的有很多的感慨!可是,偏偏就是沒有人,願意聽從前輩的勸告,非要自己去折騰一通,才能最終感悟。
這,就是人生吧!命運的車輪軌跡,誰也無法真正掌舵,讓它完全按照自己的心中所想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