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蓮的回憶)
爭吵中長大的小學時代重新定的親事是和另一個村的沈家,沈家也算是當地的大戶。
當時哥哥一見了沈家女兒的時候,根本就看不上,覺得長相太過一般,無法和吳家女孩相比。
她們家倒是立馬就同意了,我的哥哥因為看不上,在雙方見麵的時候就沒有把定情物給她。(見麵後,女方拿了定情物才算是定了親事。)
母親著急了,硬是從哥哥手中奪了回來,塞給了沈家女兒--也就是我以後的嫂嫂。
此後,逢年過節,我們那兒的風俗是男孩要在早上帶著貴重的禮物去女方家,拜訪女方家長,然後在女方家吃了早飯後,帶著女孩又一起回男方家,在男方家吃晌午。飯後,男方家父母又拿厚重的禮物讓女孩帶回家,以示對女方親家的重視。
但是,我的哥哥因為不喜歡沈家女,每逢節日,幾乎都逃出去了。
到了那天,是父母最頭疼的時候,不得已,找出各種理由讓姐姐們代替哥哥去請沈家姐姐。
就這樣,幾年間,家裏給沈家陸陸續續送了很多的彩禮。哥哥一直想退親,母親根本理都不理,要麼一句話“你把彩禮給我退回來。”(隻有女方提退親,才可以退彩禮。那時的人窮,彩禮也是不小的一筆錢)
為了退親,哥哥想出了各種招數,讓他的朋友們在沈家女麵前說他的壞話,要麼晚上在沈家的牆上貼報紙,上麵莫須有的寫著他自己如何壞。
甚至為了達到退親的目的,哥哥想搞臭自己的名聲,故意和很多的女孩談戀愛,以迫使女方家退親。
我就記得小的時候,很多漂亮姐姐經常自己找到我們家,告訴我母親,說喜歡哥哥,想嫁給哥哥,被母親轟了出去。
但是,縱使哥哥想了很多的歪點子,沈家人依然無動於衷,可能真的是太喜歡哥哥了。
去年母親到我這兒居住的時候,我還問起母親,為什麼那時就那麼的執拗,就是不給哥哥退親?
母親說,“定親的時候是為了和吳家掙一口氣,後來是給的彩禮多了,退了得不到錢,而且,沈家的大人懂理,人很好。”
母親始終沒有考慮到哥哥的感受。我曾埋怨母親,說她當時真不應該這麼拗,母親也歎息說,哥哥喝醉酒的時候曾經哭著給她說。“媽,我這輩子讓你給毀了啊。”現在寫著都是那麼的辛酸。
終於拗不過母親,哥哥在26歲的時候不情不願的和嫂嫂結了婚。這在農村年齡算是很大了。
說老實話,嫂嫂雖然從長相上來說,比不上以前的吳家女,但也高大精幹。可能從一開始哥哥就不怎麼情願吧,新婚夫婦並不是很親熱。
人家說“婆媳是千年的矛盾,誰也解不開的。”嫂嫂嫁過來的時候,我還很小,我的母親也隻有四十多吧。
不知是因為嫂嫂整天在家裏拉長個臉,還是哥哥嫂嫂吵架,讓母親聽到了,母親氣不過,到哥嫂房中給她的寶貝兒子撐腰,反正是結婚沒有幾個月,我們家的戰事就開始了。此後,一輩子雞犬不寧。。。。。。
記得那時媽媽指著嫂嫂的鼻子生氣的說著什麼,嫂嫂也指著媽媽的鼻子一句不讓。爸爸上班去了,哥哥埋著頭什麼也不說。整個院落裏來了很多的人,不知是勸架的還是看熱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