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青結局:天之木鐸 嫻雲結局:盛世童話(1 / 3)

雲青結局:天之木鐸

史載,天冀二十八年叛軍入京,廢帝,囚於宮之一隅,已不可考。

雷安畢,四海一。

翌年春,趙君曦晨上位,免帝稱君,定都龍城,號安,世代不更。

增設學部,拜四大相,恣改規製,大動朝綱,乃拜前朝太子雷君承墨及三人為相,分權臣下,皇權不複。

晚耄遷離宮闕,乃改丞相府為君子府,傳世以為君之邸,然偽朝皇宮覆壓二百餘裏,為政也,三省七部各司院之所在,為倉也,則金銀兵糧倚疊如山,多於漠上之黃沙。

後人著《趙曦晨傳》,曰:

趙曦晨兢業憂民,夙興夜寐,躬問錙銖,皆親覽焉,忠之屬也,以勤勉稱。

剔驕奢淫逸,興廉潔清正,谘諏善道,察納雅言,處以中庸,昭以平明,興德建樹。

謂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使君臣各愛其人,則可至萬世而為君。

又曰:舟所以比社稷,水所以比黎庶,水進舟行,舟行水進,生生不息,舟止水腐,水腐蝕舟,惡積禍盈,不可反也。

仁人之心也。一生未娶,鞠躬盡瘁,年七十瀝血崩殂。

其妹問曰:何也?對曰:士為知己者死也。

後人稱:千古完人者,獨趙君子一人。

趙君子薨,眾議舉墨為君,後君子立四大相為儲,一為其子,三為外姓,既退,使臣民公議以為繼。

三十七代,君漸淫,揭竿而叫,族之。

學部旨在誨人,設尚書一人,作為天下先師;主事三人,分管天下書院;尚書又為師表,座下弟子無數,弟子出師又為師,誨人不倦。

學部所設課程迥不猶人,四書五經為必修,選修甚眾,有政治、理學、化學等。

據悉,選修課程為影賢王所編,學子神往影賢王所築堤壩,因而選學者甚眾,後又有欲罷不能者,所謂“科學”,日漸興隆。

雲青公主弟子不計其數,她的得意門生研究碩果累累,但雲青公主本人卻鮮有發現。

但據其弟子的自傳、口述考察,幾乎所有人的研究都得益於恩師的教誨及提點,猶如研究路上有了路牌與航燈。

經此一代,國民興起科教之風,數代後革新、昌盛,逐漸擺脫愚昧。

千夫諾諾,不如一士諤諤。雲青公主雖述而不作,但僅憑她一己之力,開創了興旺科教、擺脫愚昧的局麵,對後世影響深遠,後人譽之巾幗不讓須眉,堪稱“天之木鐸”。

《論語》言: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木鐸者,宣揚教化之人也,可見其勳浩然。

嫻雲結局:盛世童話

雲墨閣裏,有間寬敞的書房夜裏總是點著燈。

英明的男主人會在左邊的桌子上辦公,所批的均是公文,偶爾問問女主人的意見,聽她口若懸河,將複雜的政治當作一門學科,常常能令他茅塞頓開。

可愛的女主人會在右邊的桌子上研究,所看的均是書籍、功課,偶爾請男主人指點迷津,常常是一句話就能點醒她。

她總是苦著臉,看著書上令她頭疼的知識,趕工似的拚命研習,因為她所學的不到數月就要傳授給學生,那些書是她的父親寫的,創了許多新的表示方法迎合這個國家的理解。

可是……她還是覺得很頭痛,盡管小時候學過一點,但她不得不承認,小時候她太懶了,浪費了一顆遺傳極端優良的小腦袋——聽說,她爹爹在未來世界被稱為天縱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