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藍天,暗暗的想道:‘日本啊,小說中那麼多主角不都在裏麵逛了幾圈嗎?我到是想要看看,若是到時候我君臨日本,又會是什麼時候呢?不過,比起那被小說寫爛了的日本,也就隻能當助興的樂趣吧。因為,我更對歐洲,美國,俄羅斯感興趣啊……!’
接下來三天裏,隨著最後的比賽結束,原本停留在文台城休息的各路諸侯使者,在西河士卒的護送下,紛紛開始返回。
文台城的建設依然沒有停止,每天都有從元王朝各處遷移來的百姓,也每天都有新的青壯加入到建設隊伍當中。
而坐鎮文台城的張遠,忙得頭暈眼花,投入在沒完沒了的工作中,一麵抽調休整完畢的士卒,混入城中初步集訓完畢的工人青壯,以及各地趕來的新兵,然後派遣他們護送糧草前往巴鼎寒處,負責遷移的百姓隊伍安全和運送戰利品,進行下一步的整合訓練。
夜如涼水,無星無月。
“城中的那些負責修建的青壯們訓練時間還是太短了,兩個月時間出一批,除了相互配合方麵遠勝各地新兵訓練營出來的士卒,戰鬥能力方麵都有所不如。而各地設立的新兵訓練營也不行,質量上大大的降低了很多,哪怕我已經按照老兵,青壯,新兵,一比二比一來混合,隊伍的戰鬥力非但因為多了新兵而提升,反而降低了不少。估計那些新兵怎麼也要跟著老兵訓練一兩個月,然後再參加一場戰鬥。才能夠達到普通軍卒。至於想要達到精銳士卒級別,沒有幾場硬仗打下來,淘汰個一半以上。便是想都不要想!”
極的擴張,攝取元王朝大量的戰利品和物資,可地盤的膨脹也就代表更多的地方需要投入,也需要更多的士卒。
如此一來,西河的整體戰鬥力非但沒有因此而提升,反而在不斷的下降,逐漸與元軍整體實力拉平。前期精兵優勢正在飛消失。可以想見,未來將會是真正的硬仗開始。
這便是擴張的後遺症,也是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元王朝等待的可能便是這一刻。而張遠也已經預料到了,想要強大,考驗的必不可免的,從某一方麵來說。這就是成長的代價吧。
“嘶。便是不算上南北朝,如今西河大大小小各處士卒也有二十多萬,每星期起碼有上千新兵加入隊伍!”張遠想到這些就感覺頭大了一圈,是的,地盤大了,手下虎賁之士二十餘萬,算得上一方不可小看的勢力,可隻有此時。才能夠體會到,隊伍大了。不好帶啊。
定州的建設就是個無底洞,哪怕西河在不斷的吞噬元王朝的血肉,源源不斷的補充自己,而且,可以想見,等張冠李戴前往前線,往南麵擴張,與巴鼎寒南北呼應,西河將擁有兩台現金奶牛,每天進賬數以千萬。可和定州,那漫長的草原相比,依然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夠看到成果。
“看來外蒙古一行勢在必行,而且度要快,最好打蒙古人一個措手不及,而且無需再外蒙古站穩腳步,撈一把就走,比如今簡單了不少!多了這一筆錢,也多少能夠喘口氣了,最後是把海船展起來,大航海一起,才能源源不斷的攝取更多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