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顧懷毫不懷疑,如果自己中了茶棚老板的招,就不是坐在這裏與他們談“合作”了。隻有被活剝麵皮,被對方的易容高手冒名頂替的下場。但他隻是懶懶地笑了笑:“那就多謝幾位了。”
揚威鏢局是衛國南六郡第一鏢局,李仲遠是鏢局的副總鏢頭,也是總鏢頭李伯遠的堂兄弟。
在這種宗族抱團的年代,又是需要武力的地方,堂兄弟與親兄弟也沒什麼區別。但李仲遠能坐穩副總鏢頭的位置,不是單純靠血脈關係,而是憑他的縝密心思,圓滑手段和出色實力。
李仲遠今年四十三歲,若是販夫走卒,由於整日勞作,身體不堪重負,已經能算半個老頭子了。但對武者來,卻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他二十五歲開始獨當一麵,率隊押鏢,至今整整十八載,總共押鏢一百零一次,隻丟過三次鏢。
而且,這三次丟鏢,全都不是他的過失,分別是山崩、船沉、他國軍隊入侵,就算是雇主也隻能自認倒黴。
即便如此,見過無數大風大浪的李仲遠,也覺得這趟鏢太過棘手。
揚威鏢局總部就開在衛國都城,金主與大客戶中不乏達官貴人,李仲遠很清楚,王壽的“告老”本就是一件極不同尋常的事情。
這年頭可沒有“退休年齡”的限製,無論哪個當官的都恨不得活到老,官就做到老。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從位置上退下來。
所謂的“告老”,從某種意義上來,是國君與列侯、公卿士大夫們的潛規則,代表著國君看某個臣子不大順眼了,趁著還沒撕破臉的時候,你自己識相點,主動請辭,還能留個體麵。別賴在位置上不走,等國君真找個理由把你弄下來,那就難看了。
正因為如此,揚威鏢局接這一單時,就有點頭大。
誰清楚王壽“告老”的真實原因呢?萬一是得罪了人,被搞下來呢?揚威鏢局胳膊腿,還要開門做生意,可不想卷進三公九卿的恩怨裏。
但這一單不接又不行。
王壽本身就是揚威鏢局的金主之一,從前給予過他們很多方便,鏢局立足又是憑“信”“義”二字。所以這單不光要接,而且要大張旗鼓地接,甚至分文不取,才能還這份恩情。
更何況,接這單也不是沒有好處。
衛國一州十二郡,南六郡中,揚威鏢局獨大,北六郡卻有七八家鏢局在搶生意。但這些鏢局無論怎麼打,抵禦揚威鏢局的立場驚人地一致。因為他們都知道,一旦這個龐然大物進入北六郡,他們的飯碗就沒了。
揚威鏢局對北六郡的市場早就虎視眈眈,卻一直缺乏一個足夠的契機,好名正言順地進入這塊市場。
李仲遠自知身上肩負的嚴峻使命,一路提心吊膽,不敢疏忽任何一個細節。尤其到了東陽郡後,更是步步留意。
他是個經驗老道的鏢師,十分清楚,如果真有敵人,一定會選在車隊離開東陽郡,前往茅陽郡的途中發動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