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逐鹿的年代,弱即是原罪。
衛國雖憑借特殊地勢苟延殘喘,不像其他國那樣,早早就被大國所滅。但誰也不知道,這樣微妙的平衡還能維持多久。
拚死拚活上了一艘隨時會沉沒的船,值得嗎?
隨便在街上拉人問,怕是沒人會回答“值得”。
但很多事情,並不是你想怎麼樣,就能怎麼樣的。
李家兄弟何嚐不知衛國處境微妙,隨時可能國破家亡?他們當然也想投靠貴人,在這風雨飄搖之中保全身後的一大家子。
問題是,衛國的貴人,他們都未必能遇上,並維持一定的關係,何況大國的王子王孫?
但現在,他們眼前就擺著這麼一個機會。
李仲遠對葉顧懷的印象很好,知道對方雖然心思複雜,但難得的恩怨分明。你不去招他,他根本不會對你做什麼,甚至還會順便抬你一手,景重明就是典型。要不是葉顧懷在,早就死一萬次了,豈會獲得又一重機緣?
雖然葉顧懷沒景重明究竟去了哪裏,但李仲遠想都不用想就知道,對方肯定是被葉顧懷差遣去辦事了。
這就意味著景重明已經算葉顧懷半個手下,就算不加官進爵,能得到葉顧懷這種先高手時不時的提點,難道不令人羨慕?
不得不,作為“千金買骨”的那個“骨”,景重明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導致李仲遠這等老江湖對葉顧懷都多了三分信任。而他又憑著自己多年來的謹慎、細心與冷靜,成功服了兄長。
李伯遠也不是泛泛之輩,略一琢磨,便試探性地問:“不知公子有何見教?”
葉顧懷與聰明人話的時候,一向是點到即止,聞言便很隨意地:“這要看你們怎麼想了。”
言下之意,就是無論揚威鏢局是去是留,他都能幫上忙。
揚威鏢局若打算離開衛國,去其他國家謀生。葉顧懷就為他們寫推薦信,看看有沒有哪個朋友能照拂一二。也不需要多盡心,幫忙度過前期最艱難的時光,讓揚威鏢局紮根就行。
倘若揚威鏢局不打算離開衛國,葉顧懷當然也有方法,幫他們這次的難關。
李伯遠平素雖不見兔子不撒鷹,麵對葉顧懷,卻知這位公子雖有用得著他們的地方,卻又不是非他們不可。頂多是覺得找其他人麻煩,順手就挑上他們罷了!
故他也不含糊,直接跳過憑證、信物等環節,向葉顧懷深深行了一禮:“公子的要求,揚威鏢局會盡全力做到。”
“也不用那麼麻煩。”葉顧懷漫不經心地,“我就想知道,一年多以前,衛國是不是出了什麼古墓,又或是某個家族敗落,導致一些比較古老,卻又難以分辨出處的寶貝流入黑市。”
“最後,落到了衛公的手裏。”
這才是葉顧懷找上揚威鏢局的原因。
陸昭出事後,葉顧懷想了許久,隻覺根據現有情報,他實在沒辦法解釋為什麼梁王會在陸昭見過王壽次日動手。
這個問題,非但葉顧懷想不明白,陸昭估計也沒想到,否則就不會出事了。
要知道,陸昭和姬啟這對君臣,並不像外界傳得那樣君臣相得,相處愉快。相反,他們對彼此非常了解,始終提防著對方的一舉一動。
姬啟性格多疑,掌控欲強、看重權力。雖因多年顛沛流離,寄人籬下的經曆,勉強能披個“禮賢下士”的皮,骨子裏依舊以身份為傲。
這樣的梁王,看似溫文爾雅,實則野心勃勃,不容許任何人來染指屬於他的權力。
他驕傲,陸昭比他更驕傲。
陸昭需要選個國家變法,提高百姓的待遇,順便看看能不能複製另一個世界秦一統六國的神話。如果可以,再慢慢推動世界的變革,實現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