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南疆(2 / 2)

客棧人脈為患,糧食價格一比一更高,熱鬧歸熱鬧,空氣中卻隱隱流動著某些不安。

乍一看,這是因為蜀國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變故,把山路暫時封住了,導致很多商隊滯留梁國與蜀國邊境線旁的城鎮,既沒辦法進入蜀國,又舍不得,或者不能調頭離開。因為他們的全部家產都已經壓在了貨物上,一旦賣不出去,就會血本無歸,傾家蕩產。

可仔細一想,葉顧懷便品出了幾分不對。

蜀國仗著這條獨一無二的山路,對來往的商隊征收高額的過路費,連吃帶拿,層層盤剝,養肥了蜀國無數的官員。

這種情況下,山路每封一日,官員們都要損失巨額利潤,他們會肯?

要是這幫人如此有遠見,豈會在蜀國日益衰弱,梁國卻一比一強大,隨時有可能發兵蜀國的時候,都不把山路給封了?

一群寧願冒著亡國的風險,也不願斷自己的財路的人,突然某變得如此“高風亮節”,由不得葉顧懷不多想。

聰明人自然不止他一個,有門路的人更是數不勝數,蜀國的官員對國家也沒那麼忠誠。

山路才封三日,便有道消息秘密流傳,山路之所以被封,是因為附近發現了鎮南王陵。

各國作何反應,暫時還無人知曉,至少這則消息傳到江湖上,立刻轟動了整個武林。這些內,葉顧懷能看到無數佩劍挎刀的江湖人往此地趕。

也怪不得他們如此熱心,實在是“鎮南王”三字太富有吸引力。

虞王朝打下西南之後,對當地的特殊地貌也很頭疼,有心派官員過來吧,又怕一方封疆經營日久,想要做土皇帝,把山路一封,與朝廷斷了聯係。

雖虞朝強盛時,再打下西南也就是多耗費些人力錢糧的事情,但誰樂意遇到這種事呢?

虞太宗思來想去,最後琢磨出一個不算辦法的辦法。

他把自己的一個弟弟封到了蜀州,封對方為鎮南王,賜子節,讓對方代替自己,永鎮南疆。

虞太宗很清楚,自己這個弟弟就是個武癡,除了練武以外,其他什麼都不上心。所以他還賜了對方開府之權,帶了一套精英班子過去,真正的事務都是這些人處理。

至於鎮南王的傳承問題,也很簡單——除了初代鎮南王外,繼任的曆代鎮南王所修行的心法都不全,缺了後麵三層。

虞太宗很清楚,自己這個弟弟就是個武癡,除了練武以外,其他什麼都不上心。所以他還賜了對方開府之權,帶了一套精英班子過去,真正的事務都是這些人處理。

至於鎮南王的傳承問題,也很簡單——除了初代鎮南王外,繼任的曆代鎮南王所修行的心法都不全,缺了後麵三層。

虞太宗很清楚,自己這個弟弟就是個武癡,除了練武以外,其他什麼都不上心。所以他還賜了對方開府之權,帶了一套精英班子過去,真正的事務都是這些人處理。

至於鎮南王的傳承問題,也很簡單——除了初代鎮南王外,繼任的曆代鎮南王所修行的心法都不全,缺了後麵三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