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百四十八章 先打在談(1 / 2)

蒙古人和明軍這場決戰既有偶然也有必然,偶然因素就是阿巴亥事件,正是阿巴亥的諾顏額齊格為了自己外孫之事,才挑起這場決戰。必然呢就是明軍和蒙古人必有一戰,因為兩方都在爭奪話語權,蒙古人占據人數上的優勢,自然不想結盟後事事都要聽明朝的。而明朝皇帝朱宏三說上句說慣了,並且為了後世子孫打算,朱宏三必須要將蒙古諸部控製在手中。這樣兩方在核心利益上完全談不攏,談不攏隻能打一仗了。

明軍這邊指揮官是韓三強,明軍的戰術很簡單,就是以團為單位組成反騎兵大方陣,依托火炮消耗蒙古人的有生力量,然後用重騎兵一錘定音。

蒙古人戰術更簡單,那就是集團衝鋒,這種戰術蒙古人都用了數百年,自然熟悉的很。

這場戰鬥經過乏善可陳,根本沒什麼好講的,蒙古遊牧騎兵在速射火炮麵前根本沒有生存的可能,大批大批的騎兵在明軍陣線五百米前被霰彈擊倒。火炮的霰彈可不是火槍用的鉛彈,火炮的一發霰彈共有一百零八顆花生米大小的鉛彈,這種鉛彈在最佳配比的火藥加速下每秒能達到五百多米的高速度,鉛彈上麵攜帶的動能達到九百多焦耳,是冷兵器時代最強弓箭的七八倍,這種帶有極大動能的鉛彈打到身上就是鴨蛋大的一個窟窿。

而一發霰彈形成的散射麵積是三十平米,在這個區域裏不管是身穿重甲的騎兵還是馬匹,基本上是沒有活命的可能。

朱宏三這次出關為了自己的小命著想帶來了四個師共六萬陸軍,四個師就是二十個團,每團有三十六門野戰炮,這樣火炮就有七百二十門。這些火炮在第一次齊射就收割了三千多個蒙古騎兵的性命,緊接下來的射擊更是如同割麥子一樣屠殺蒙古騎兵。

站在遠處的喀爾喀蒙古三部的大汗原本想看個熱鬧,但是沒想到看到的確是明軍大顯神威對蒙古人一邊倒的大屠殺。看到明軍火炮如此犀利三個大汗都嚇傻了,現在雖然是九月份天氣,但是三個大汗都嚇得滿頭大汗。

看熱鬧的喀爾喀蒙古三部原以為明軍就算贏也會贏的很艱難,畢竟蒙古人在主場作戰,不管在人數和士氣上都強過明軍。但是根本沒想到蒙古人能輸的這麼慘,在不到半個時辰的戰鬥中,蒙古人就被打死一萬多人,還有一萬多人躺在地上哀嚎,這已經不是戰鬥,已經是屠殺了。

土謝圖汗冷汗直冒,對身邊的兒子劄那巴劄爾說道:“兒子,一會你再去拜會明朝皇帝,就說我喀爾喀蒙古決定世代追隨大明!”土謝圖汗說完又加了一句:“記住,態度要恭敬,千萬不要惹惱明朝皇帝!”

喀爾喀蒙古看熱鬧都被嚇壞了,作為當事者的科爾沁蒙古親王吳克善更是嚇得靈魂出竅。吳克善帶著兒子帶領中隊自己最精銳的騎兵衝鋒,哪想到對麵大炮一響自己的騎兵就像割韭菜一樣被打倒,兒子弼爾塔哈爾點背被一顆實心彈擊中,丟了整個半邊身子,就慘死在吳克善身邊。

吳克善自己也算久經沙場,當年對抗察哈爾部、對抗滿清,吳克善都上場打過仗,也見過戰場上那種腸穿肚爛的血腥場麵,但是冷兵器的戰爭那裏有熱*兵器來的恐怖。

吳克善親眼看到一顆黑乎乎的炮彈將身邊的兒子打成兩段,弼爾塔哈爾肚子裏那些零件噴的到處都是,吳克善就在他身邊,一節腸子甚至掛到了吳克善身上。看到兒子慘死吳克善愣在當場,緊接著就是一陣嘔吐。

吳克善吐完抬頭看到戰場上蒙古人先鋒部隊死亡殆盡,吳克善拉著身邊的親兵大聲說道:“快,傳令,讓所有人都退下來,退到明軍火炮範圍以外!”

其實不用吳克善傳令,蒙古人並不像滿清軍隊那樣有戰鬥力,前鋒碰到阻力後後隊馬上退出戰場。對麵的明軍看到蒙古人退了,並沒有派出騎兵擴大戰果,而是停留在原地,一時間戰場上除了傷兵的喊叫外平靜的很。

按照明軍的戰法在炮兵停止射擊後,騎兵就要開始從側翼進攻,將逃跑的敵人趕回來,然後步兵擺出五列縱隊,配合騎兵用火槍大批殺傷敗軍。不過剛才明朝皇帝朱宏三傳令韓三強,讓他擊退蒙古騎兵後不要追擊。

趙虎原本都已經準備好了,他要帶領五千明軍騎兵和一萬察哈爾蒙古騎兵組成的聯軍擴大戰果,但是哪想到主將韓三強傳來命令不要行動。趙虎十分不解,現在蒙古人正在敗退,這個時候正是乘勝追擊的良機,為何主將要按兵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