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如風聽薑鵬舉說完咳舒一下,張嘴說道:“秦王,文官這邊請放心,完事後可請你的外公出山!”
朱江的外公也就是馬如風的親爹,也是金道明的便宜嶽父,也是薑鵬舉的救命恩人,大家一聽馬如風將馬濟遠抬了出來都放下心來,有馬濟遠站出來為秦王背書自然萬事大吉。
可是朱江太了解自己外公了,馬濟遠道學先生,自始至終都支持太子朱海,在當年揚州時馬濟遠還親自勸說朱江不要和太子爭位,所以馬濟遠能不能為朱江說話還不一定。
“舅舅,你也知道外公什麼性格,本王就怕咱們這邊準備完成後外公卻不肯來北京,這樣可怎麼辦?”朱江害怕馬濟遠倔勁上來,如果真的不來北京,或者站出來和朱江唱反調,這可就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馬如風是馬濟遠的兒子,自然也知道自己老爹什麼性格,聽朱江的疑問後答道:“父親是有些鑽牛角尖,不過咱們這裏隻要成功,我想父親還是能出山幫助咱們的,畢竟父親還不希望這個國家亂下去的!”
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在馬濟遠回心轉意上並不靠譜,朱江說道:“可是萬一呢?萬一外公不答應怎麼辦?到時候咱們就被動了!”
金道明也是軍人,在智謀上插不上嘴,不過聽朱江的疑問後說道:“王爺,那大哥呢?嶽父一直看重大哥,讓大哥去說服嶽父怎麼樣?”
薑鵬舉聽金道明這麼說趕緊大搖其頭:“世子,一開始我也想找大公子來參加,但是我稍微透漏了一點意思大公子就反對,說什麼要想那個位置必須要光明正大的爭取,這樣全天下才能歸心,同時還告誡我不要起什麼歪心思,你說大公子都這麼說了我敢找他來嗎?大公子也太過小心,俗語說得好,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大公子是舉人,估計想要造反沒個八年九年的準備是不成了!”
馬紹光說的也有道理,薑鵬舉這些人都是軍人,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可是暴力之後呢?難道將全天下的讀書人都殺光?李世民都沒幹成的事估計朱江也幹不成。還有就是朱宏三得位極正,這個天下就是朱宏三一刀一槍打下來的,如果朱江不經過正常法律途徑取得皇位,到時候國家很可能出現分裂,這也是馬紹光最為擔心的。
馬如風也了解自己大哥,想了半天說道:“秦王,大哥那裏就需要你去說服了,實在不行就將大哥抓起來,等事後逼著他給父親寫信,大哥是父親最喜歡的兒子,父親必定不能眼看著大哥被文人罵死,到時候就會出山幫助我們!”
朱江想了想也隻能這樣了:“既然如此什麼時候發動?”
薑鵬舉說道:“今天是小年,再有幾天過年,過完年後就是上元節燈會,到時候京城人雜的很,咱們就在十五那天發動怎麼樣?”
正月十五也不錯,距離現在還有二十多天,時間倒是夠用。朱江這些人都是軍人,自然沒有文人那種瞻前顧後,決定後馬上準備行動。
“那好,明天開始大家分頭準備,具體事情就要舅舅掌總了!”朱江信心滿滿,看了看在座的三個人後說道:“大家放心,隻要事情成了,本王絕對不會虧待你們,你們三個都封王!封地你們自己挑!”
馬如風等三人站了起來拱手說道:“請秦王放心,我等三人一定奉秦王上位!”
至此這個以朱江為核心,馬如風、薑鵬舉、金道明為爪牙的反革命小集團徹底形成,他們為了達成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開始分頭準備。
造反這種事情自然要秘密的進行,可是再怎麼秘密也會有風聲走漏,第一個覺察出不對的就是東城參將丁長生。
步軍統領衙門主官是馬如風,下麵就是副將薑鵬舉,在下麵就是兩個總兵。不過這兩個總兵並不在城裏駐紮,他們每人帶一萬人駐紮在城外軍營,負責策應。北京城裏的治安就要四大參將來管,整個北京城按照東南西北分為四個部分,每個區域有一個參將帶領三千士兵負責京城治安。參將下麵就是十六個城門的守門遊擊,這十六個人中最為重要的是內城九門遊擊,他們是保衛皇宮的第一道防線。
丁長生在被攆出禁衛軍後就去投靠了馬如風,畢竟都是四師出身,馬如風對他還算不錯,將把守北京最為重要的東城交給了他。
丁長生的轄區分管東直門、朝陽門、崇文門這三個城門,還有皇宮以東的大片區域,這裏居住的大量湖廣勳貴,所以丁長生現在雖然沒有在禁衛軍中威風,但是手中權力可是大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