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大殿前,秦不悔與張三豐交戰正酣。
一者身法奇詭,幻化殘影重重。
一者淵渟嶽峙,昂然不動如山。
巔峰之戰,難得一見。
不遠處,武當七俠連同殷素素母子盡皆目不轉睛,凝神觀戰,生怕錯漏任何一處細節。
此時距離從汝陽王府搶藥已經過了兩個月,在黑玉斷續膏和易筋鍛骨篇的神效之下,俞岱岩已經可以勉強拄拐下床,想要徹底痊愈,不過就是時間問題而已。
頭一個月裏,秦不悔和張三豐坐而論道,不斷汲取著對方在武道上的寶貴經驗,在加強自身底蘊積累的同時,也在不斷彌補著過去的不足。
以秦不悔的資質來說,其實算不上多麼優秀,真要算起來,可能比令狐衝這種層次的還要差上一籌。
他能有現在這一身修為,一多半兒都是天眼的功勞,是以他很多東西都學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免有些虛浮。
如今通過和張三豐的這一番交流,在這位曠古爍今的大宗師的提點之下,以往許多似是而非的地方,頓時變得豁然開朗起來。
到了第二個月,張三豐開始閉關,有了九陰真經這等曠世絕學作為參考,以及秦不悔所贈的賀禮,太極拳劍的現世已然是板上釘釘,毋庸置疑。
而秦不悔也開始重新梳理自己一身所學,他夠大方,張三豐也不小氣。
一個月的時間裏,武當絕學已經盡入其心,再加上九陰真經和降龍十八掌等諸般武學作為補充,他的內功拳腳,劍術輕功均有不小的進境。
如今張三豐出關,太極功成,兩人此番交手,正是要一試這門全新武學的威能。
場中,兩人交手,越發激烈。
秦不悔融彙眾多絕學於一身,出招之際,淩厲巧妙,勁力雄渾,威勢無匹。
張三豐卻是麵色淡然,雙足不丁不八,立身原地,以靜製動。
雲手開合間,陰陽流轉,圓融如一。
【攬雀尾、單鞭、提手上勢、白鶴亮翅、摟膝勾步、手揮琵琶、進步搬攔錘、如封似閉、十字手、抱虎歸山】
太極拳一招招一式式施展開來,時而凝重如山,時而又輕靈似羽,隨手之間,便將秦不悔的攻擊盡化於無。
拳腳交鋒過後,秦不悔天刃上手,悍然出劍。
‘峭拔垂乾坤’
山川絕式出手,劍勢融合山勢,劍光奇絕快險,如疾電驚雷一般,向張三豐激射而去。
“好劍法。”張三豐一聲讚歎,同時真武劍出鞘。
太極劍法的精髓便在於‘神在劍先,意在劍前’,正是無招勝有招的另一種極致體現,隻要心存太極真義,劍招便可隨手而來,無窮無盡。
淩厲劍招臨身,張三豐左手劍訣斜引,手中長劍圈劃而出,橫拍天刃劍脊。
“砰”的一聲,雙劍相交,勁力傳遞之下,秦不悔隻覺手中一沉,天刃登時被帶偏了出去。
一擊落空,秦不悔抖腕翻劍,步法變幻,劍招再變‘清意滿煙霞’。
天刃揮灑之間,血芒大盛,恍若如漫天雲霞,飄渺無方,淩冽殺機暗藏其中,璀璨而又致命。
張三豐見狀,手中長劍仍是不停畫圓。
大大小小,正反斜直,各種各樣的圓圈,好似團團漩渦一般,不斷散發著螺旋氣勁,在他周身三尺之處,形成一片奇異立場。
秦不悔一劍刺到,氣勁牽引拉扯之下,猶如身陷泥潭,璀璨劍光頓時消散。
“連破我兩招山川絕式,太極劍法果然不凡,張真人看我第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