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誰不死?戡死聞長安。
我是知戡者,聞之涕泫然。
戡佐山東軍,非義不可幹。
拂衣向西來,其道直如弦。
——《哭孔戡》
從事得如此,人人以為難。
人言明明代,合置在朝端。
——《哭孔戡》
賢者為生民,生死懸在天。
謂天不愛人,胡為生其賢?
為天果愛民,胡為奪其年?
茫茫元化中,誰執如此權?
——《哭孔戡》
前主為將相,得罪竄巴庸。
後主為公卿,寢疾歿其中。
連延四五主,殃禍繼相鍾。
自從十年來,不利主人翁。
——《凶宅》
風雨壞簷隙,蛇鼠穿牆墉。
人疑不敢買,日毀土木功。
嗟嗟俗人心,甚矣其愚蒙。
但恐災將至,不思禍所從。
——《凶宅》
因小以明大,借家可喻邦。
周秦宅崤函,其宅非不同。
一興八百年,一死望夷宮。
寄語家與國,人凶非宅凶。
——《凶宅》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觀刈麥時為盩厔縣尉》
鯨鯢得其便,張口欲吞舟。
萬裏無活鱗,百川多倒流。
遂使江漢水,朝宗意亦休。
蒼然屏風上,此畫良有由。
——《題海圖屏風元和己醜年作》
驊騮失其主,羸餓無人牧。
向風嘶一聲,莽蒼黃河曲。
踏冰水畔立,臥雪塚間宿。
歲暮田野空,寒草不滿腹。
——《羸駿》
豈無市駿者,盡是凡人目。
相馬失於瘦,遂遺千裏足。
村中何擾擾,有吏征芻粟。
輸彼軍廄中,化作駑駘肉。
——《羸駿》
不辭為君彈,縱彈人不聽。
何物使之然?羌笛與秦箏。
——《廢琴》
不願報小怨,夜半刺私仇。
勸君慎所用,無作神兵羞。
——《李都尉古劍》
四麵無附枝,中心有通理。
寄言立身者,孤直當如此。
——《雲居寺孤桐》
旱久炎氣盛,中人若燔燒。
清風隱何處,草樹不動搖。
何以避暑氣,無如出塵囂。
行行都門外,佛閣正岧嶢。
——《月夜登閣避暑》
清涼近高生,煩熱委靜銷。
開襟當軒坐,意泰神飄飄。
回看歸路旁,禾黍盡枯焦。
獨善誠有計,將何救旱苗?
——《月夜登閣避暑》
況餘蹇薄者,寵至不自意。
驚近白日光,慚非青雲器。
天子方從諫,朝庭無忌諱。
豈不思匪躬,適遇時無事。
——《初授拾遺》
豈無山上苗,徑寸無歲寒。
豈無要津水,咫尺有波瀾。
——《贈元稹》
之子異於是,久要誓不諼。
無波古井水,有節秋竹竿。
——《贈元稹》
流水不入田,壅入王宮裏。
餘波養魚鳥,倒影浮樓雉。
——《雜興三首》
左右好風來,香動芙蓉蕊。
但愛芙蓉香,又種芙蓉子。
——《雜興三首》
中庭有奇樹,種來三十春。
主人惜不得,持斧斷其根。
口稱采造家,身屬神策軍。
主人慎勿語,中尉正承恩。
——《宿紫閣山北村》
小人與君子,用置各有宜。
奈何西漢末,忠邪並信之。
不然盡信忠,早絕邪臣窺。
不然盡信邪,早使忠臣知。
——《讀〈漢書〉》
寄言為國者,不得學天時。
寄言為臣者,可以鑒於斯。
——《讀〈漢書〉》
至今為婦者,見此孝心生。
不比山頭石,空有望夫名。
——《蜀路石婦》
拾得折劍頭,不知折之由。
一握青蛇尾,數寸碧峰頭。
疑是斬鯨鯢,不然刺蛟虯。
缺落泥土中,委棄無人收。
——《折劍頭》
我有鄙介性,好剛不好柔。
勿輕直折劍,猶勝曲全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