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者都是有規律的,唯一不同的是一個你能看到,一個你看不到。”
老人講的津津有味,楊淼聽的索然無趣,但看著老人一邊講一邊熱忱的注視著自己,他有種回到了課堂被班主任叫起來教訓的感覺,隻好無奈的頻頻點頭,表示自己在聽,覺得老人講的有道理,在心裏卻不停的歎氣,“我給你點錢,你趕緊讓我走吧。我要是愛學習就不高中輟學了。”他悲憤的想。
他想過自己被綁過來會嚴刑拷打,會直接被弄死,或者被。。。。。。,但就是沒想過自己被綁來上課了。這組織怕是不良學生訓練營麼,他們了解到自己高中輟學,不學無術,所以給自己抓來,要讓自己重新燃起愛學習,愛勞動的火苗?
老人敏銳的察覺到了楊淼的不耐煩,但並沒有因此就打斷自己的思路,有些事情還是必須要讓他知道的,這畢竟是個程序,他既然是自己親自出來收的門徒,不自己押注這麼大,就是出了這門也害怕他不斷給自己丟人。
至於楊淼不願意加入他們,這他倒不怕,他自然有辦法。
因為他不管楊淼什麼反應接著講他自己的,不過還是決定隻篩選些眼下最有必要的讓他知道。
“我們的組織和任何宗-教都沒有關係,它自身組織化運作有1700多年的曆史,但它醞釀和產生的時期則可以追溯到更遠,在古代,他們和現代人沒有什麼不同,大多數人認為未知的東西是值得恐懼,是充滿了爭議的。鴻蒙二字,的是爭議,所以是二元,不過是老子換了一個妥協點的法而已,跟近代的蓋亞假倒是不謀而合。
春秋時期,百家爭鳴,十教九流,都因當時世界無序,有諸萬莘莘學子認為自己有能力讓世界產生新的秩序。他們的方法卻沒有人能超越那個時代,無論是儒家,兵家,雜家,法家,不同的講法的卻都是一種東西。
他們遵從自己的階層和利益,所闡述的都是對自己階層有利的東西。所以最後贏的並不是誰代表真理,而是階層的實力。
和現在無異,都是我打贏了你,拿走了你的東西,但我還要告訴你,是你不對。就像軍權神授,不過是我殺了不服從我的,但我還要告訴別人,我的權利來源於偉大的力量和命,古代,東西方的貴族不約而同都玩起了這套把戲。而所謂諸子百家,他們也都是積極的獻媚者,不過是想向君王兜售自己的係統才是最有用處的讓奴隸們信服的工具。
奴隸本身就是愚蠢的,奴隸所憤慨的不公,不過是他不是奴隸主。
所有人關心的都是利益的分配,這包括生產資源,也包括其他的任何東西。所有人的貪婪讓這世界變的像是地獄。鼓吹的大多數文明不過都是不同階層直接越來越大的差距和欺騙。他們把利益拿到自己手裏,卻顯示自己一直是愚民的代表和拯救者。
這讓有些清醒的人很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