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麵的曹軍聽著,我家主公乃當今天子禦封的大漢皇叔,官拜大司馬、荊州牧,信義著於四海,威武仁德,總攬英雄,奉衣帶詔,率眾義軍,吊民伐罪,揮軍北伐,以清君側,掃滅奸賊。今夏侯淵督兵入寇,燒殺擄掠,毀我村莊,壞我城池,作惡多端,罪不容誅,望曹軍將士們認清曹賊的醜惡麵目,不與百姓為敵,高舉義旗除賊興漢!”趙雲義正辭嚴,氣衝鬥牛。
不容夏侯淵反駁,趙雲又先聲奪人,慷慨激昂大聲朗誦起來:“今有一文,想與曹軍將士分享,諸位且聽,此文名日:《誅魔令》……曹賊阿瞞嚐自稱忠良之後,實乃大謬……狼爪蛇齒終難掩蓋,操豎閹遺毒,方為諸侯,橫行跋扈,肆無忌憚,為禍國家……”
聲音抑揚頓挫,聲情並茂,氣勢磅礴,時而戚涼,時而悲憤,時而雄壯……不一而足,兩軍將士隨之同悲同痛同憤同怒,身心沉浸其中,臉色有不信、有不甘、有驚愕、有憤怒、有痛惜……
兩軍表情,如癡如醉,千人千相,萬人萬象!
劉禪觀之,不禁頷首。
諸葛亮羽扇輕揮,粘須微笑。
《誅魔令》一出,誰與爭鋒!果然可抵十萬大軍!
一文如斯,一語至此,世所罕見。
看著部下象著了魔一樣,如癡如醉,千奇百怪的表情。
夏侯淵又驚又怒,不由驚歎一紙檄文竟如此威力。
他以前打的都是真刀真槍的血肉之仗,這樣子打仗聞所未聞,真是大閨女上轎——頭一會。
“呔,擂鼓助威,三軍整肅!”夏侯淵心念急轉,急中生智,大喝一聲。
啪、啪、啪,快醒醒......,嗬斥之聲不絕於耳。
於禁等大將回過神來,紛紛用馬鞭四處抽打兵士,高聲怒罵。
金鼓齊鳴,曹軍如夢初醒,兵容始複。
曹操他爹本姓夏侯,乃夏侯淵的堂兄,夏侯曹同氣連枝,榮辱與共,體戚相關,已成一家。曹操在夏侯淵心目中,不僅是他的大哥、老大,更是他的偶像、皇帝、神聖般的存在,豈容旁人辱罵!罵曹操就是罵我夏侯淵,咒曹操祖宗就是咒我夏侯淵的祖宗!
夏侯淵瞳孔急速收縮,臉如沉水,怒火中燒,被氣得胸脯一起一伏。
“啪”!夏侯淵須發皆張,怒發衝冠,大紅披風獵獵飄起,猛抽了胯下戰馬一鞭,雙腿一夾,劍拔弩張,戟指大罵:“諸葛村夫!趙雲匹夫!爾等欺人太甚!”
“我家主公乃大漢天子金口玉言禦封丞相,攝政理事,日理萬機,夙夜操勞,皆為百姓。多年來,親統大軍,東征西討,掃平群雄,匡扶社稷,有大功於國,功蓋寰宇。雖周尹也不比也。昔天下大亂,社稷頹廢,皇帝蒙塵,天下諸侯裂地爭位,不是主公接駕許昌,安有大漢複存!”
“主公曾言: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此乃事實。主公之公心,可昭日月!赤子之情,感天動地!非常之人可行非人之舉,可笑爾等凡夫俗子,怎能解曹公之一片赤誠!今吾大軍到此,爾等烏合之眾,散兵有勇,豈可擋我滾滾鐵騎。吾勸爾等速速繳械來降,勿作螳臂當車之舉,不失封妻蔭子、封侯富貴之位!”
曹軍大將紛紛高聲叫好,曹純、夏侯尚等宗族大將更是嗷嗷狂叫不止。
夏侯淵洋洋自得,長身傲立,不可一世,睨視當場。
“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出自曹操所作《讓縣自明本誌令》。寫於210年(建安十五年),時曹操五十六歲。一統北方後,曹操政權逐漸鞏固,繼而圖謀統一全國,然孫、劉兩大軍事勢力仍是心腹大患。除在軍事上聯盟抗曹外,在政治上則抨擊曹操“托名漢相,實為漢賊”,“欲廢漢自立”。為表明本誌,反擊野謗議,曹操發布了這篇令文,借退還皇帝加封三縣之名。
夏侯淵文武雙全,果非凡品,寥寥幾句便把曹操罪過包裝得冠冕堂皇,責任推得一幹二淨!劉禪不由大讚。
劉禪覺得這仗即可鬥文,又可鬥武,大覺有趣。且看諸葛先生如何應對反駁,他扭頭向諸葛亮看去。
諸葛亮聞言緩緩站起,長身玉立,玉樹臨風,風采依然,羽扇輕柔,玉麵含春,帥臉帶著招牌式的迷死人不要錢的笑容,舉手投足淡定恬靜,仿佛是在參加萬人選美大會一般。
七萬將士屏住呼吸,目不轉睛地盯著諸葛帥哥,連不安的戰馬也停止了躁動,千軍萬馬定格在唯美的當陽草原,風景如畫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