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似血,刀光如雪!槍戟成林,盾牌疊城!
“劉皇叔天潢貴胄,乃漢高祖之苗裔,當今天子金口玉言禦封為皇叔。皇叔說過,曹以急,吾以寬;曹以暴,吾以仁;曹以譎,吾以忠;每與曹相反。紅色代表光明、熱情、重情、生機,這是劉皇叔和漢軍堅持的理念,代表著天下仁人誌士和普天老百姓光明美好的未來,我們將精誠團結、眾誌成城以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的氣勢橫掃天下,還大漢一個朗朗乾坤、和平福祉!”諸葛亮兩眼放光,星光熠熠。
“大漢的好兒郎!忠勇的將士們!肩負百姓的期望,大漢未來的希望,拿起你們的刀槍,為家人、為後人、為國家、為軍人的榮譽、為你們的夢想,奮勇殺敵,英勇殺敵吧!此戰必勝!漢軍必勝!”諸葛亮竭盡全力把動員大會的濃烈氣氛推上了一個高潮。
“此戰必勝!漢軍必勝!叛軍必敗!”
“此戰必勝!漢軍必勝!叛軍必敗!”
劉禪趁熱打鐵,舉劍帶頭大喊起來,漢軍軍陣同時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喊殺聲,直衝雲霄,震耳欲聾。
數萬大軍的情緒被充分調動起來,剛勁強烈的濃烈氣氛在一望無際的隊伍上空蔓延、聚積、發酵、裂變,滲透在勇士們強大的心髒,賁張的血管,激勵他們爆發出無比強大的戰鬥力和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殺氣!
諸葛亮不容夏侯淵有所反應,羽扇虛指曹軍,喊道:“殺!”
中軍雲台吊鬥指揮塔的旗語指揮官把令旗向前一指。
吊鬥,就是在大營或者軍陣附近搭起幾個高高的架子或一根木杆,上麵設有一個鬥,旗語兵站在裏麵,幾個吊鬥中的旗語兵與大將左右的旗語兵就形成了信息網絡。用旗語指揮全軍進攻、變陣防守、騎兵衝擊、進攻方向、決死突擊等。
一瞬間,雄壯的戰鼓聲,蒼涼的號角聲,象晴天霹靂驟然響起,地動山搖,煞是驚人,無情地敲擊著人們的心髒。
“殺!”“殺!”“殺!”中軍和左右兩翼的漢軍將士們,隨著以刀擊盾,麵如寒鐵,殺氣凜然,緩步向前,氣勢如虹。
朔風怒號,黃沙漫天,殺氣彌漫,整齊劃一的腳步、馬蹄擊打著地麵,山搖嶽動,血紅色的海洋向北移動。
夏侯淵當然不甘示弱,黑色大氅迎風飛揚,他神色凝重,咬牙切齒,掣劍搖指前方,先聲奪人大喊道:“升官發財就在今日,建功立業就在此戰!將士們,殺!”
“殺”“殺”“殺”曹軍將士氣衝鬥牛,發出海嘯般的喊殺聲。
中軍的盾牌分開處,全部武裝的黑色騎兵蜂擁而出,隨著旗語的指揮變換著隊形,曹純、曹真、曹休引領虎豹騎兵魚貫而出。
虎豹重裝騎兵身披齊膝緊身鎖子重甲,上麵鉚有魚鱗一樣的鐵片,有活動鎖環,約15-20公斤重,頭戴有護鼻的圓錐形鐵頭盔,全身都裹在厚厚的裝甲之中。斜挎強弓勁弩、裝滿破甲錐的箭袋、環首長馬刀、短柄戰斧、短劍,手持長達4米多的長戟。
中國最早的馬刀應該是漢代的環首刀。其刀體是細長型,多為直脊直刃,刀柄和刀身之間沒有明顯的區分,也無護格。刀柄多用木片相夾,外麵纏以粗繩.便於持握。同劍相比。環首刀一麵有刃,另一麵為厚實的刀脊,因而比兩麵刃的劍更適於騎兵衝擊時斬劈。
騎兵座下是高大健壯的駿馬,身披重甲,隻有馬的小腿裸露在外,馬眼外也都罩有防止弓箭設計的眼罩,重甲由麵簾、雞頸、當胸、馬身甲、鞍具、繩蹬、搭後、寄生等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