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的雲朵越來越多,太陽也不再出來,慵懶地趟在雲彩裏歇息,地上沒有一絲風,空氣中彌漫著悶熱的暖流。
就在劉禪為諸葛亮的心情煩躁的時候,一名黑鷹衛行色匆匆而來,俯耳向他秘報了片刻。
“哈哈哈!”聽完以後,劉禪喜形於色,開懷大笑。
“嘿嘿,軍師,這下再無後顧之憂,可以放心了。”劉禪嬉皮笑臉地道。
看到劉禪如此高興,諸葛亮收起了鎮定和矜持,急切問道:“鬥兒,別賣關子,有何好事快點說吧。”
“前者,軍師派出孟達、胡濟假扮曹軍騷擾東吳的竟陵、石陽等地,董厥、陳式假扮吳軍騷擾曹統區的棗陽、義陽、宜春等地,已初有成效。假吳軍的行為已經徹底激怒了曹操,老賊派出曹洪、朱靈、馮楷、華歆率軍兩萬五千赴合肥,以張繡、路招五千驍騎為先鋒,深入打擊江北吳境的厲陽、居巢、巢縣、石亭、廬江、皖城等地。兩軍彙合後,由張遼總督於禁、華歆、曹洪、朱靈、馮楷、張繡、路招、臧霸等兵將,出合肥、巢湖,與孫權會戰。而我哪個現成的舅舅——碧眼兒孫權還真是個首鼠兩端之輩,做夢也想要回荊州,上次派周善挾持我失敗後,陰謀詭計失敗,估計下一步會硬搶。”
劉禪喝了一口茶水,繼續分析道:“聽伊籍派人回報,孫權不納大都督魯肅、軍師兄長諸葛瑾之忠言,置孫劉聯盟於不顧,聽信仇劉死硬派的讒言,在呂蒙、陸遜的攛掇慫恿下,命令各地堅守不出,完全采取守勢。吾以為孫權之所以有如此決策,原因有如下幾條:一是明知曹操勢大,與之交戰有害無益,討不了半點便宜,故曹軍殺上了門卻裝聾作啞;二是孫權和江東張紘、呂蒙、陸遜、朱然等大部分文臣武將,認為赤壁之戰的勝利,大部分歸功於他們東吳,荊州完全是他們的戰利品,心裏始終惦記著隨時取回;三是孫權心理十分陰暗,吾父盡管有幸得皇帝親口禦封皇叔,但在孫權的心目中,永遠都是織席販履之輩,永遠應該顛沛流離、寄人籬下,加上曾經得其相助。如今聞吾大勝,必定大發雷霆,羨慕、嫉妒、恨。綜上所述,吾以為必須認清孫權狼子野心的真麵目,防止其乘虛攻取荊州。”
“鬥兒,如今曹操依然強大。孫劉一衣帶水,山水相連,唇亡齒寒,兩家弱小,必須團結互助才能對抗曹操,互助共存。加上又是姻親,斷不應該反目成仇才是。這是一般士人都懂的道理,作為一方雄主的孫權,不會做出親痛仇快的事情吧。”諸葛亮胸有成竹,不以為然道。
劉禪聞言,這就是諸葛亮自己的小算盤,思維行事無不為諸葛家族的利益著想,要不諸葛三兄弟就不會分投孫、劉、曹三家了,果然是另有所圖啊。
怪不得曆史上,諸葛亮、諸葛瑾都致力於維持孫劉聯盟。兩兄弟聯係十分密切,經常書信往來,互通情報。明知孫權狼子野心,遲早要對荊州下手,又明知關羽性格剛愎自用,十分鄙視和看不起孫權,視之為江東鼠輩,鐵定是執行不了“北拒曹操,東和孫權”的方針政策,卻不勸阻劉備任關羽總督荊州。把張飛、趙雲等得力大將全部帶走,不留一員大將相助,讓關羽一人獨力對抗曹操、孫權兩大強敵。更可惡的是,在關羽提兵北伐中原之時,不提醒劉備派軍相助,防備孫權偷襲,結果發生了關羽被殺、荊州被搶的巨大悲劇。直接導致張飛酗酒毆打範疆、張達後被刺,劉備憤而興師伐吳,被陸遜火燒連營,大敗而歸,身隕國弱,一統成夢。劉備剛剛去世,諸葛亮就迫不及待地與孫權修好,重新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