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呂蒙與孫權(一)(1 / 2)

天色已露出魚肚白,柔和的晨曦輕輕地灑了下來。

四萬主力上船,經巢肥運河——肥水逆流而上,剩下的一萬沿江而行,大軍水陸並進,過東關,入巢湖,沿施水,分水陸兩路直抵合肥。

孫權上得岸來,見江東軍大營高掛免戰牌,雖然營盤嚴整,壁壘森嚴,但將士們普遍無精打采,士氣低落。

見到此情此景,孫權不禁蹙眉悶氣陡生,滿臉寒霜,眼睛寒芒閃爍,對跪倒在兩旁的朱然、徐盛、韓當、丁奉、蔣欽等將,視而不見,不理不睬。

孫權一拂大紅披風,冷哼一聲,大步流星徑自邁上停在江邊的呂蒙旗艦,悄無聲息地跨進帥廳。

孫權坐在榻前,盯著躺在病塌上呻吟的呂蒙,臉色鐵青,麵如寒霜,碧眼陰冷,又充滿了憐愛,聆聽著緩緩流淌的江濤聲,又氣又憐,心情十分複雜。

呂蒙乃汝南富陂人,少年時南渡江東依附姊夫鄧當,以膽氣稱,鄧當是孫策的部將。鄧當死後,呂蒙攜重金美女去求張昭,拜張昭為師,張昭架不住呂蒙的軟磨硬泡,才勉強接納,向孫策力薦為別部司馬。但由於不受孫策重用,呂蒙便對孫策心存芥蒂,在張昭的提議下,便主動投靠“方頤大口、碧眼紫髯、體態魁偉,相貌奇特、骨架不凡”有大貴之相的孫權。

呂蒙因出身貧賤,卻又心高氣傲,夢想做一番大事業,故而修煉出心機深沉、能說會道、溜須拍馬、善於揣摩、投其所好之功。

孫策慘死後,孫權接掌江東大權,第一件事就是整編軍隊,排除異己,安插親信,牢牢掌控軍權,首當其衝便是那些統兵較少、地位低微、戰功不顯的年輕將領。呂蒙深感危機,急中生智,想方設法賒貸籌集物資,讓士兵穿上深紅色製服與綁腿布,並加緊操練士兵。孫權檢閱時,呂蒙兵馬“陳列赫然,兵人練習”,孫權大喜過望,認為其治軍有方,不但沒有削減其部隊,反而為呂蒙增加兵員。

呂蒙家貧少孤,目不識丁,在孫權的勸導下,才開始多讀史書、兵書,學識逐廣。深為魯肅欽佩,稱其“學識英博,非複吳下阿蒙”。典故“吳下阿蒙”、“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就出於此。

呂蒙親自策劃執行了孫權布置的絕密行動,為孫權奪取江東大權立下了頭功。呂蒙很有心計,最能揣摩領會孫權意圖,能投孫權所好,能夠不折不扣的去執行,獲得最好的結果,因此成為最受孫權信任的心腹愛將。兩人感情深厚,互相利用,互為依靠,情若兄弟,與劉關張相類。

孫權此刻心潮翻滾,久久不能平靜,默默想著心事。

合肥兵微將寡,守城的基本是郡兵,周邊呼應協防的駐軍人數較少,城牆也沒有江陵城高大牢固,相對於荊州來說,比較容易攻破。出於私心,孫權派自己的心腹愛將呂蒙執行這個任務,帶的兵也比陸遜要多,本來是想讓呂蒙趁機立功,好讓他將來接任大都督之職。

按理說,對呂蒙這個曾經擊敗過曹仁的名將來說,攻取合肥小城,應該是手到擒來輕而易舉之事。但是,結果卻與陸遜大相徑庭,大大出乎孫權意料之外。損兵折將,傷亡五千有餘,呂蒙、周泰身受重傷,付出慘重的代價卻不得寸進。

反觀陸遜,雖然帶兵比呂蒙少了一萬,但料敵先機,識破了諸葛亮的空城計,如果不是甘寧、潘璋違令行動,幾乎沒有什麼損失。

呂蒙遭此大敗,不僅丟了他自己的人,也狠狠地搧了孫權一記有力的耳光,讓孫權顏麵無光,丟人丟到了家,因為決策是孫權自己做出的。

想到這,孫權氣惱地向呂蒙投去了恨鐵不成鋼的目光。

這些天,呂蒙被腰疼折磨得痛不欲生,整天想著該如何向孫權交代,以致夜不能寐,精神恍惚。剛剛好不容易迷迷糊糊昏睡過去,卻做了一個惡夢,夢見孫權被一頭窮凶極惡的吊睛白額猛虎追殺,自己急忙舍命去救,卻被猛虎壓在身下,張開了血盆大口……,嚇得呂蒙厲聲慘叫起來,渾身發抖,驚出了一身冷汗。

孫權猝不及防,被呂蒙的慘叫聲嚇了一跳,身體一晃,差點掉落地上,不由無比氣惱,氣鼓鼓地盯著呂蒙。

呂蒙被嚇得神誌有些模糊,他緩緩睜開熱淚盈眶的眼睛,才知道是做了個惡夢。他長長的舒了一口氣,懸著的心剛剛稍稍安定,透過朦朦朧朧的眼淚,卻發現眼前有雙綠油油的大眼睛盯著自己,麵目猙獰。

“真的有猛虎,救命啊!”呂蒙以為是猛虎來到了前麵,驚得肝膽俱裂汗毛倒豎,猛的一激靈,淒厲地大叫起來,求生的本能讓他猛然翻身滾落地上,現在他隻能用滾,因為他已站不直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