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展顏一笑道:“雅樂,即典雅純正的音樂,乃帝王朝賀、祭祀天地等大典所用之宮廷音樂。與之相對的就是俗樂,各種民間音樂和外來音樂。然而,宮庭中宴會有時也用俗樂,稱為燕樂。曆代俗樂都很流行。《莊暴見孟子》日,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隻好世俗之樂耳。”
眾人頻頻點頭,滿是讚許之色。
劉禪攤開雙手,又展顏一笑道:“雅樂可稱之為陽春白雪,俗樂則稱之為下裏巴人!”
話音剛落,劉禪的話逗得眾人哈哈大笑,捧腹不已。
司馬徽神色頹廢,言不由衷地哀歎道:“想不到,林公子小小年紀,便有此造詣,真是天生奇才。如此出色之聲律神童,定是樂聖杜夔杜公良親傳弟子無疑!”
劉禪眼珠一轉,計上心頭,心道都是你們問我,現在輪到我問你們了,哈哈。
劉禪計劃停當,淡淡笑道:“水鏡老先生,小生請教一個問題,可否?”
司馬徽先是一驚,轉念一想,明白了劉禪製用意,俄而一笑道:“想問什麼,就問吧。”
劉禪轉了轉眼珠,笑道:“曹氏父子與大漢流行之音律有何關係?”
司馬徽卻不回答,卻是目視王粲,王粲會意站了起來。
劉禪舉目視之,隻見王粲三十有六,狀貌不揚,眉毛稀疏,麵容蠟黃,孱弱清瘦,一看就是藥罐子病秧子。他十分納悶,王粲已在前兩年歸曹,為何出現在這裏,難道他是來協助司馬徽的?
正在劉禪百思不得其解之時,王粲已站起來,搖頭晃腦道:“林公子,就由吾回答這個問題吧。曹丞相、子桓五官中郎將、子建公子乃當今文壇的領軍人物。丞相雄才偉略,英明神武,其詩文深沉慷慨,氣勢雄渾,心係民生,開一代詩文之建安風骨。如今大漢之樂叫清商樂,又稱清商曲,多為女樂歌舞。張衡的《西京賦》日,促中堂之狹坐,羽觴行而無算。秘舞更奏,妙材騁伎。妖蠱豔夫夏姬,美聲暢於虞氏,始徐進而贏形,似不任羅綺,嚼清商而卻轉,增嬋娟以此豸。曹氏父子都愛好清商樂舞,曾依清商三調的樂曲寫了很多配合歌舞的詩歌。”
說到曹操父子,王粲兩眼發亮,聲音顫抖,顯然十分激動,語氣也是恭敬萬分,讚譽有加。
劉禪看在眼裏,十分氣惱,神情滿是不屑。
王粲臉色滿是神往,繼續滔滔不絕道:“曹公莽莽,古直悲涼。曹公非常喜歡清商樂,親自參與製作。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其開創之悲涼詩風也強化了清商樂‘哀怨之聲、以悲為美’的情趣。建安十五年冬,曹公在鄴城修築好銅雀台後,在朝廷增設清商署,設立樂官清商令專門負責清商大曲的收集、整理,以及歌舞藝人的召集培養。為清商大曲的形成和發展準備了人才條件、演出場所和物質條件。依靠曹丞相一己之力,大漢音律始有今日之盛,可謂居功至偉!”
“好!仲宣博聞強記,多才多藝,不僅詩詞歌賦樣樣精通,想不到在音律上也有如此功底。真乃不世之奇才也!怪不得丞相如此重用於你。”司馬徽眉開眼笑,撫掌大笑,讚不絕口。
龐德公、黃承彥等名士也紛紛叫好,讚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