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吟詩作對(三)(1 / 2)

趙雲一聲怒吼,全場頓時鴉雀無聲,一齊注目趙雲,

此時,劉禪抑揚頓挫,極富感染力的聲音在石洞裏響了起來:“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裏,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雲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淒淒。”

“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複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這是後世“詩聖”杜甫之名作《阿房宮賦》,劉禪見其立意深刻,氣勢磅礴,氣場甚大。故而借來一用。

劉禪昂首而立,慷慨激昂,一副憂國憂民的正氣凜然。

劉禪富有磁性的聲音在石洞裏回蕩反複,眾人屏息而聽,隨著劉禪語調的變化,完全沉浸在其中。

朗誦畢,石洞裏萬籟俱寂,一片寂靜。

良久,先是稀稀拉拉的掌聲,然後聲音漸濃,最後歡聲雷動。

司馬芝、龐山民、蒯祺等親曹派神色十分不爽,王粲麵如死灰,像一個鬥敗的公雞,無精打采,蜷縮在座位。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這個少年竟然能寫出如此文采飛揚的文章。

司馬徽的神情陰晴不定,變化不已,低頭沉吟。劉禪的表現可謂是驚才絕豔,一鳴驚人,堪稱神童。相比之下,自己聰明伶俐的孫子就相差甚遠,簡直就是凡夫俗子。如果說劉禪是一個高高在上鳴叫九天的鳳凰,那司馬岐就是爬行地麵平平凡凡的小雞。

難道上天真的是下派了新的五小瑞獸下凡不成,林川這個“東海小白龍”已實至名歸。潁川荀家英才輩出,林川不愧是荀彧的外甥,盡得荀彧真傳,看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今天下神童輩出,第一天才無疑是曹操幼子曹衝,其從小天賦驚人,智力力很強,六歲才智就達到成人水平,“曹衝稱象”便是很好的明證。其辨察仁愛,與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於眾,故特見寵異,早早被曹操選為繼承人。曹衝死了後,曾對曹丕言:倉舒之死,雖為吾之不幸,實為汝之大幸!此前,在自己的運作下,司馬懿已暗示曹丕除掉曹衝。

那下一步,便該輪到第二神童——劉先的外甥周不疑了。司馬徽意味深長地看了劉先一眼。絕不能給曹操留下驚天良才,成為司馬家族成就大業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