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品目金白虎(1 / 2)

“太好了。林公子才思敏捷,小小年紀就如此厲害,殊為難得。”話音剛落,黃承彥、龐林、楊慮、向寵等人大聲叫好。

“各位謬獎了,林某在各位大家麵前獻醜了。”劉禪彬彬有禮道。

劉禪轉身麵向黃承彥問道:“黃老先生,名士清議之風在江東情況如何?”

黃承彥笑道:“受荊襄的影響,名士清議之風也風靡江左,猶以經濟、文化發達的吳會為烈。諸如江東顧、陸、朱、張四大家族、名士不僅經世傳家,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深受中原、荊襄士風的影響,好樂人倫,品鑒人物,清議頗盛。其中代表人物乃是陸家之陸績、顧家之顧邵,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江東士林領袖。他們舅甥兩人模仿許氏兄弟支持鄉裏清議,以州郡鄉擋士人為品評對象。一些出身貧寒卑微之人,經陸、顧兩人品鑒獎識後皆為孫策、孫權所重用。故而,陸績、顧邵之名聲震江東,亞於兩人者還有陸遜、全綜、張敦、卜靜等名士。”

楊慮補充道:“黃老先生所言甚是。我們荊襄與江東名士之間的交往也十分頻繁。去歲,周瑜病故,荊襄名士領袖龐士元奉劉皇叔之命,率楊慮、楊顒、龐林、董恢、殷觀、尹默、李衡、張悌、李仁等赴江東奔喪。事畢,與陸績、顧邵、全綜等諸多名士會於昌門,互相品評題目,參與名士數十人,堪稱荊襄名流與江南名士的盛會。其時,陸績、顧邵對龐統道,使天下太平,當與卿共料四海之士。統日,陶冶世俗,甄綜人物,吾不及卿;論帝王之密策,攬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長。他們互相探討,相互出題品鑒,熱鬧非凡。可謂淵藪士林,名士薈萃,曲高和眾,曲終而奏雅,流芳百世。”

龐德公讚道:“剛才德行楊君所言皆是事實,中原及北方寓居荊襄之清議名士,也力助荊襄名士清議之風興起。如德操獎撥龐士元於未有識者,稱其為南州士之冠冕。還有這位傅巽傅公悌。”

一位中年名士站立起來,向龐德公拱了拱手。

劉禪定睛一看,隻見傅巽容貌魁梧,臉色冷峻。

劉禪搜索了一下資料,知道傅巽乃北地泥陽人,博學多聞,見識博達,為時評論家,曾評龐統為“半個英雄”,評裴潛“以德行顯”,評魏諷為“謀反為早晚之事“,皆一言命中。

他曾被朝廷的三公辟召為尚書郎,後來輾轉來到荊州,做了荊州牧劉表的賓客。劉琮繼位後,蒯越和傅巽等人勸劉琮投降,傅巽道:“若劉備不能抵抗曹操,那麼荊州就談不上能夠自存;倘若劉備能夠抵抗曹操,那麼劉備也不會再臣服於將軍之下了。希望將軍您不要再對投降之事存有疑慮。”劉琮被說服,舉州請降。曹操以傅巽勸降劉琮有功,賜爵關內侯。

最為可惡的是,曆史上傅巽夥與同朝中以荀攸、王朗、華歆為首的群臣上表,請求曹丕接受獻帝的禪讓。曹丕稱帝後,又升傅巽為侍中、遷尚書。絕對是標準助紂為虐、為虎作倀的亂臣賊子。

劉禪想到這,不禁心頭火氣,雙眼發出滲人的寒光,冷冷地看了傅巽一眼,滿臉蔑視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