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美妙的琴聲戛然而止,餘音繞梁,沉浸在美妙靡靡之音的劉禪等人連聲叫好。
突然,龐林臉帶驚慌之色,問道:“劉公子,吾兄山民沒有回來?”
“沒有。”劉禪喝了一口茶,看了他一眼,神情落寞道。
他轉向龐德公,揖手道:“龐公恕罪,令公子執迷不悟,已跟司馬徽回轉北方,投奔曹操去了。”
龐德公表情平靜,似乎一切早在意料之中,淡淡道:“兒大不由爹娘。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闖蕩吧。路是他自己選的,成功的美果和失敗的惡果也是他自己品嚐。”
劉禪仔細察言觀色,雖然龐德公語速緩慢,節奏平穩,波瀾不驚,然而他的眼神卻是略過失望之色,知道他強忍痛苦。此前不少黑發已蕩然無存,神態蒼老了許多。
《論語》中的《裏仁》不是有一句,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意思是講,父母年邁在世,盡量不長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須告訴父母原由,去哪裏?為什麼去?什麼時候回來?並安排好父母的供養。這個龐山民,不知道是不是吃了司馬徽的什麼迷魂藥,竟然棄老父老母而去!劉禪腹誹道。
龐德公沉默了一會,抬頭問道:“看劉公子這一身遊俠打扮,是要出遠門?欲往何處?”
劉禪瞄瞄趙雲等人的裝扮,不禁啞然失笑,恭敬回答道:“會龐公的話,我們欲往北方,到那曹氏之都鄴城一遊。”
“啊!”龐德公大聲驚叫起來
“龐公,何故驚叫?”劉禪被嚇了一跳,疑惑地看著龐德公滿是皺紋的老臉。
龐德公緩了口氣,尷尬地笑了笑,拈須答道:“無他,不過是擔心公子而已。”
劉禪滿腹疑慮,拱手頓首道:“擔心什麼呢?難不成這鄴城是龍潭虎穴?請龐公教吾。”
“老夫告訴你,鄴城還真的是龍潭虎穴。”龐德公雙目炯炯有神,厲芒閃爍,盯著劉禪道。
“取圖來。”龐德公吩咐龐林道。
龐林應聲而去,轉往內室,不一會便拿出一張大大的地圖來,習珍趕緊過去,幫助姐夫龐林一起攤開地圖。
劉禪知道,建安九年,曹操擊敗袁尚攻占冀州鄴城?。曹操本為兗州牧,但看到冀州土地廣闊,糧多物豐,加之袁紹經營多年,政治、軍事地位遠比兗州強得多,自然喜要冀州,便讓還了兗州,請天子獻帝封為冀州牧。建安十三年,兼任司空的曹操罷三公,自為丞相,建府於鄴。自此,鄴城便開始成為曹操的統治中心。
龐德公指著地圖,目光灼灼,道:“建安元年,曹操擊敗黃巾軍後,在曾做過東阿縣令的羽林監棗祗提出實行屯田製。經過多次勸說,棗祗被任命為屯田都尉,韓浩為助手,任峻為典農中郎將,在許昌等地設置屯田機構。招募失去土地的逃亡農民來耕種、開墾荒地,定出法律,嚴禁大地主豪強兼並,使農業生產迅速恢複。曹操又實行唯才是舉、以法治軍,政治及軍事力量方空前增強。官渡一戰,畢其功於一役,擊敗了袁紹,統一了北方。曹操滅袁紹父子之後,為了加強其後方根據地,著手興建新都鄴城。經過數年大興土木的建設和經營,鄴城日益繁榮。經常居於此,前段時間老賊在許昌丞相府做三馬爭槽惡夢後,便開始常住鄴城了,少在許都了。政令軍隊此後皆從此出,而漢獻帝的都城昌則隻留些許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