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篙火晚會(1 / 2)

天氣晴朗,風和日麗,空氣清新,令人心曠神怡。

祭拜完薑太公和比幹公後,劉禪心情大好,帶領著大夥,踏著和煦的陽光,直奔鄴城的門戶朝歌縣。

他們無心欣賞千篇一律的沿途風光,快馬加鞭,一路狂奔。牧野距朝歌不過數十公裏,兩個小時後,便抵達了朝歌。

朝歌,作為商朝末代行都、春秋時期衛國國都、楚漢相爭時殷王司馬卬首都的三朝古都,尤以商紂王時期達到鼎盛。為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在中華發展史占有極其重要的一席之地。

知道劉禪對此地大有興趣,閻宇十分善解人意地雇了一個當地的文士,作為向導,帶大夥遊曆了一番朝歌的名勝古跡。

與周朝所書遺留下來的曆史記載不同,這個見多識廣的文士“導遊”的野史說法更加引人入勝,激起了大夥訪古探幽的興趣。

文士介紹道,在位三十年的商朝末代君主帝辛,子姓,名受或受德,商諡帝辛,出於政治目的武王稱其為紂王。

與史籍所述紂王一無是處相異,帝辛自幼聰敏過人,武功顯赫。《荀子?非相篇》說,帝辛長巨姣美,天下之傑也;筋力超勁,百人之敵也。《史記?殷本紀》也說,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

帝辛繼位後,重視農桑,社會生產力發展,國力強盛。他開疆拓土,連續向對東南夷用兵,把東南歸於一統,極大地擴大了商朝的疆域。隨著國土的拓展,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也傳播到了東南,推動了當地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促進了民族融合,

聽到這裏,劉禪驀然想起了後世太祖評價帝辛時說說,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統一東南,把東夷和平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曆史上是有功的。一位大詩人也說:但緣東夷已克服,殷人南下集江湖,南方因之慚開化,國焉有宋荊與舒。

想到這,劉禪歎道:“曆史果然是勝利者所寫!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勝利者名利雙收,流芳百世;而失敗者身死國滅,遺臭萬年。”

趙雲道:“話雖如此,除了周武王和薑太公策略得當外,帝辛的失敗也是咎由自取。其一,做事急於求成。他為加強中央王權,變革政權體製,試圖改革宗教,觸犯了八百諸侯和貴族階層的利益,遭到了以微子為首的商貴族強烈反對,不惜叛國;其二,拒諫賊賢,自命不凡,棄三公而用小人,民心盡失;其三,厚賦稅以實鹿台之錢,而盈钜橋之粟。益收狗馬奇物,充仞宮室。益廣沙丘苑台,多取野獸蜚鳥置其中。荒淫無度,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以重稅奉養君王之私欲,猶割肉以充腹,腹飽而身斃,君富而國亡。百姓怨望而諸侯叛離;其四,剛愎自用,眾叛親離。窮兵黷武,勞師遠征,空耗國力。”

劉禪聞言,低頭沉思,慨然歎道:“四叔之言,鬥深以為然。商之興盛勃久焉,其敗也速焉。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接著,劉禪一行參觀了摘星台、紂王宮、荊柯塚、衛國故城等名勝古跡。據介紹,淇河文化,源遠流長,地靈人傑,精英輩出。有被孔子譽為“殷有三仁”是箕子、微子、比幹;先秦諸子之一,號稱鬼穀子的王禪老祖;刺殺秦王的荊軻;春秋時衛國國君衛惠公的女兒,衛懿公、衛戴公的妹妹大才女許穆夫人,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收有她三首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