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姚倩回到客棧,各自歇息。
翌日,因姚倩無意投靠古家,太乙也不便將其帶在身邊,留其在客棧之中,太乙獨自一人登上山去,也不匿藏修為。
來到古家山門,有數名古家弟子守衛,太乙自報名號。聽聞太乙竟是水月宗弟子,古家弟子不敢怠慢,其中一弟子即向山上發出一道傳音符。
約一柱香之後,一道人影由山上禦劍竄下,不是別人,正是北耀。
見太乙果然前來,北耀一見麵,喜道:“兄台果然守信用,世子盼望久矣,請隨我上山。”說罷,神念一掃其身,不禁驚異地說道:“兄台的修為已是築基後期一層,恭喜恭喜。”
畢竟是共曆生死,太乙此刻再見北耀亦是歡喜,放出青虹劍,禦空而行,隨其往山上去。越往山上,景色亦奇,太乙一路四顧,頗有心曠神怡之感。
不知幾許,終於來到玉龍山頂,一座偌大城池便建於其上,比之武家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有北耀帶路,太乙輕而易舉入得城去。
古家城池亦分外城、內城,外城乃是古家親族弟子所居,內城乃是古家修仙弟子所居。
北耀帶太乙來到內城一院落內,穿過屋舍,來到後院一小亭內,各自坐定,使下人端上茶水。
北耀說道:“兄台所來不巧,近來古家有事,古行世子臨時被家主喚去,須過午時之後才能過來,請兄台且在我處歇息片刻。”
太乙見亭院花木鬱鬱蔥蔥,頗是歡喜,笑道:“仙友客氣,本是我來打擾,怎好叫世子為難。此處布置得甚是雅致,頗是不俗,仙友品好不凡。”
聞聽太乙誇讚自己住處,北耀甚是歡喜,謙虛地笑道:“當不得,當不得,兄台過譽。”二人一番客套,由於共曆生死,彼此多有好感,相聊亦是甚快。
不知不覺,午時至,但聽得一聲朗笑道:“你二人倒好興致,可是苦煞我也。”
來者正是古行,古家三世子,其放出神念一掃太乙修為,已是築基後期一層,亦是頗為驚異。
太乙、北耀二人,俱起身相迎。
古行來到亭中,三人坐定,首先恭喜太乙突破至築基後期一層,又一番客套之後,古行不禁大吐苦水,道:“此次卻是不妙,父親已將古家諸事,交由大哥打理,大哥甚不喜我,今後卻如何在家中立足?”
北耀問道:“家主素不喜大世子,緣何將家中事務交由其打理?”
古行瞅瞅太乙,幾番欲出言而止。
太乙有所覺察,乃道:“世子若有不便,不須言語。”
古行再三歎息,久而說道:“此事也不用瞞你,數日之後便見分曉。要知父親見已是結丹前期五層,隻差一線便可進階結丹後期,也不知大哥由何處找來一雙修秘法,據說可利於突破瓶頸,並且還說動水月宗一女弟子,嫁與父親續弦為妻。”
又再歎息,道:“父親得此好處,大哥往昔縱有萬般不是,此次亦可抵過。父親已交代下來,其閉關修煉雙修術之時,古家事務皆由大哥處置,待雙修大法煉得大成,便將舉行雙修大禮,與那女弟子結成仙侶,共修之,以突破瓶頸。”太乙、北耀聞言,不禁麵麵相覷。
北耀畢竟與古行相熟,乃開言勸慰,道:“家主隻是臨時將家中事務托付於大世子,非是由此放手不顧,想來大世子行事必有顧忌,隻要世子小心謹慎,不要為其拿住把柄,想來也不敢無端生事,招惹是非。”
太乙道:“世子若覺得心有不安,大可托辭離家遊曆便是,既然無以爭鬥,避之便是。”
古行聽罷,甚喜,讚道:“此言甚是在理。”
北耀笑道:“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便是此理。”
古行開懷大笑,道:“待父親雙修大禮畢,我便離家遊曆。”
北耀趁機說道:“甚是甚是,隻是家主卻不知將何時出關,不若我等便就往海外去,一則避禍躲難,二者長進見識。聽聞海外乃是一好去處,前往路徑我亦打聽得實。”
太乙尚是首是聽得海外之事,忙追問道:“海外是甚好去處,快快說來一聽。”
古行道:“海外與山南一般,亦有修仙宗門、世家,聽說海外資源豐富,修仙者眾多,隻是海中妖怪亦更強,比之十萬大山內的更加厲害。”又道:“明夜便是月圓之夜,我等前往北辰山賞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