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時時透出豪氣、殺氣,它是正義的象征,又是壞人作惡的利器;它是古代貴族和戰士隨身佩帶用以格鬥的短兵器,又是貴族、士人的身份標誌。劍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的廣泛流傳,使它取得了特殊的地位,成為身份的象征。因此,再潦倒的士,也不願意拋棄他的劍。
青鋒從櫃子裏拿出的這把寶劍保存的非常完好,經曆了2000多年的風霜雨雪,土水浸蝕,竟然沒有一點損壞,所有的一切看上去一如當年,甚至連幾個小篆書寫的劍名也清晰可見:獵頭紋銅劍
這劍長28.2厘米,劍首似鼓形,一字劍格,劍身較寬,沒有明顯的脊;劍的前峰內斂,成弧曲狀。這柄劍在鑄造時,極盡裝飾使之華美珍貴。它表麵有精美的浮雕人像:雙目鼓圓、大嘴咧齒、長發直豎、耳佩大環,頭頂及腿部都有裝飾。劍柄上的人右手執短劍,左手提人頭;劍身上的人高舉雙手作下蹲跳躍狀。這兩個衣著奇特,表情古怪的人,一望而知就不是尋常人物,他們是滇國的巫師。
滇國青銅文化出現較遲,在中原地區進入戰國之時,這裏的青銅文化才開始興盛.然而,它的青銅冶煉鑄造技術,絲毫不比中原地區遜色
將現實生活真實地再現出來,是滇國青銅器獨有的特點。從這把劍的紋飾上,我們可以看到,滇國存在著活人祭祀的宗教儀式。這種儀式是由能通鬼神,法術無邊的巫師來主持的。這樣的圖像,給人們突出的感覺就是它的威嚴、神秘和怪誕,但接下來的卻是曆史的沉重、哲理的深邃、命運的神秘以及情調的悲愴攪和在一起,在心頭激蕩,令人久久難以脫出這個精神氛圍.
古滇國的領域內到處是深山溝壑,林木茂盛,古代戰爭中常見的車戰、騎兵戰在這裏發揮不了作用,步兵是絕對的主力。戰場上近距離的搏殺拚鬥比較常見,短兵相接雙方兵士扭打在一起時,青銅劍成了主要的格鬥兵器。日常生活中,劍是人們不可須臾離開的生活用具,行路時用它來披荊斬棘;進食時,用它來砍削切割;狩獵時用它來與獵物搏鬥。
劍,在古滇國作為常備武器而裝配給了每一位士兵,從青銅圖像中可以看到,隻要有士兵出現,腰間幾乎都佩帶劍。在滇青銅器中,到處都能看到兵器多姿多彩的身影,而兵器中又以青銅劍所占數量最多,獵頭紋銅劍就是眾多青銅劍中的代表之一.
我如看家珍一樣的端詳著劍的每一個地方,眼睛一眨不眨,怕疏漏了每一個細節,感受著這把劍蘊藏的曆史和滄桑,陶醉其中,半天居然回不過神.
等緩過神來,活動了下有些酸痛的脖頸,心中除了好奇就是疑惑,也許對於那個古老的國度,之前我們所知道的隻有三大部族,至於她的文化我們就知道的那少了,就是當時璀璨的青銅文化,我翻閱了大部分的資料,也不知道鑄造的匠人們是誰,屬於滇國的那個民族,他們是從那裏得到的青銅冶煉技術......留下的謎團一個接著一個.
"青鋒,能不能和我講下你這把劍是從那裏得來的."我想要揭開這些謎團,隻能從眼前的這把劍開始.
青鋒點了根煙,眼睛眯成一線盯著劍緩緩說道:"這劍我是無意間得到的,一年前的夏天,我在金蓮山盜墓的時候,弄了一天也沒有收獲,想著家裏的情況,我又挖了一陣,天這時時候已經黑了,隻有淡淡的月光,我此刻也有些累了,準備休息下.
大概休息了半個小時的時候,我醒了過來,整看眼睛的時候,看到一團藍綠色的火焰,在我們農村有這樣一種傳說,說人死後會變成鬼,鬼害怕光,所以白天不敢出來,隻在晚上出現,
在墳地或荒野,如果你在夜裏看到一團團綠幽幽或淺藍色跳躍不定的火焰,那就是鬼火了.
我這人說迷信也算不上,平日裏也翻看些與墳墓有關的書籍,所以知道鬼火不是鬼魂.他是磷在燃燒.人與動物骨架中含有磷,這些磷既不是白磷,也不是紅磷,而是以磷的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當人、獸死後被埋在地裏,屍體腐爛,磷化合物長期被烈日灼曬、雨露淋洗後逐漸滲入土中,發生分解形成磷化氫。磷化氫氣體有好多種,其中有一種叫做“聯磷”,它和白磷一樣,在空氣中會自燃燒。這種氣體從地裏泄漏出來,與空氣中氧氣接觸,由於夏天的溫度高,易達到磷化氫氣體著火點而自燃,產生藍綠色的微弱火焰,“鬼火”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