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搖籃裏的爺爺,拄拐杖的孫子,人家輩分比你高,你還真沒地方說理去。
楊乾趙甫隻能向羅林低頭,勉強向王勤躬身行禮,“王師叔好。”
王勤從小被人欺負慣了,哪裏受過別人如此大禮,連連擺手道,“不用,不用。”
羅林見楊乾趙甫終於認慫,裝模作樣的一揮衣袖,說道,“去吧。”
楊乾趙甫這才如蒙大赦,趕緊溜之大吉,心中不知道將羅林祖宗十八代問候了多少遍。
此事並沒有引起多大風浪,玄塵門早課很快就開始了。
平日的早課都是門中長老講解修煉心法心得,並傳授修行技巧,但今日有九十名弟子新入門,就由首席長老馬不平向他們宣講門規。
門規宣讀完畢後,每人將自己的弟子帶回去,督促他們背誦,執法長老會不定時抽查,如不能通篇背誦者,定有重罰。
王勤算是在玄塵門安頓下來,每日裏,他清早到演武場作早課,早課結束後,找羅林或玄處機教他識文斷字,閑暇之餘,跟馬語嫣一起玩耍,兩人年紀相若,都是孩童心性,馬語嫣小姐脾氣,總是嗔怪王勤笨手笨腳,王勤懂得謙忍恭讓的道理,馬語嫣每次生氣,他總能軟言相慰,哄得馬語嫣眉開眼笑。
馬語嫣很快喜歡上王勤,玄塵峰就她一個小孩,其餘人都是她的師叔師伯,雖都對她關愛有加,但也不可能天天陪她玩耍,王勤倒是成了她唯一可以無言不談的小夥伴。
時光如水,歲月如梭,忽忽三月一晃而過。
王勤在玄塵門度過了他人生中最幸福美好的三個月,再有幾日就是中秋,正是花好月圓人人團聚的日子。
玄塵門宣布放假七日,讓門下弟子都回去跟家人團聚,共度中秋佳節。
王勤無父無母,自然待在玄塵峰上跟馬不平他們一起過節。
玄塵峰後山居住的長老們沒有一個人離開玄塵門,他們跟王勤一樣,早就沒了親人,這些人最年輕的也有一百多歲,別說父母,就連孫子和重孫輩的親人也早就不在人世了。
眼看親人一個個離世,白發人送黑發人,這也許是修仙者最大的悲哀。
每年中秋佳節,掌門王浩端都會將長老們喚到玄塵門大殿前,擺上兩桌好酒好菜,讓大家賞明月桂花,品蟹黃月餅,一起過中秋,也算有團聚之意,今年中秋自然也不例外,隻是多了一個王勤。
中秋月圓夜,皓月正當空。
玄塵門大殿前,掌門和眾位長老圍坐一桌,林雅芝帶著馬語嫣和王勤坐在旁邊的小桌上,女眷和小輩自然是不能和長老們平起平坐的。
王浩端和馬不平一幹人等邊吃月餅邊品美酒,高談闊論,倒也快哉。
林雅芝和馬語嫣也在一旁小聲的有說有笑,隻有王勤一人低頭悶悶不樂,不知在想什麼。
“王勤,你怎麼不開心?有心事?”
“師伯母,我昨晚夢見我父母了。”
馬語嫣歪著腦袋問道,“哦?你父母長什麼樣?”
“沒有看清,好像長得跟師伯和師伯母很像。”
馬語嫣叱道,“胡說八道,你父母怎麼會跟我爹娘很像呢?”
林雅芝替王勤辯解道,“王勤從小在義舍長大,哪裏見過自己的生身父母,跟咱們在一起久了,才會有這種錯覺。”
馬語嫣不依不饒道,“那也不行,爹娘是我一個人的爹娘,不許別人搶去,王勤,你以後不許夢見我爹娘,知道嗎?”
王勤聽了,心中淒然,哦了一聲不再說話。
林雅芝見馬語嫣說得有點過分,但不忍斥責她,就道,“嫣兒,不要亂說,拿月餅和螃蟹給王勤吃。”
馬語嫣這才揭過此事,將一碟月餅和一盤螃蟹端到了王勤麵前。
林雅芝岔開話題,詢問王勤學業情況,得知王勤識字已三千有餘,並將入門心法背得滾瓜爛熟,不由嘖嘖稱奇,考他幾個問題,也都對答如流,深歎此子聰慧過人,的確是可造之材。
“嫣兒,王勤可比你用功多了,你要向他多學習才是。”
馬語嫣不服氣的說道,“他笨手笨腳的,我才不要向他學。”
林雅芝皺眉斥責道,“娘是讓你學王勤的刻苦勤勉,再說,他哪裏笨手笨腳?小小年紀就知道自強自立,還幫我生火做飯,刷鍋洗碗,打掃庭院,比你勤快不知道多少倍。”
馬語嫣聽了林雅芝這一通斥責,更是心中有火,賭氣說道,“你要是覺得王勤什麼都好,把他當兒子算了,別要我這個女兒,省得惹你和爹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