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山河破碎風飄絮 第96章 來勢洶洶(1 / 3)

正戲開場了,跪求一切支持。小船跪謝。

~~~~~~~

經過仔細思量,李元慶最終決定,調商老六來長生島,統籌500士兵,總覽魯大刀和匠戶們的一係列建設工作。

到了這個程度,再進行隱蔽建設,效率明顯太慢了,李元慶直接給商老六下了新命令,可在南信口、北信口兩個前哨陣地,大力修建防禦措施。

事實上,封凍期雖然很可怕,但卻並不是沒有化解的辦法。

除了最原始的人力鑿冰,還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就是類似後世有些不法分子,在冰封的湖底下炸魚。

在冰麵上提前鑿出一個個小孔,連成數排,在每個小孔裏,填充好炸~藥,利用炸~藥爆炸產生的震動,震裂已經被鑿出小孔的冰麵,接下來,再以人工清理冰塊。

這方法省時省力,也更節省人工,隻不過,在此時,高強度的炸~藥顯然還沒有問世,火藥方麵,李元慶也不甚精通,但根據李元慶對這個時代的了解,此時就算沒有後世那種高強度炸~藥,性能火藥還是有一些的,華夏文明,從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將火藥運用到了生活中的很多方麵,比如開礦。

自古以來,開礦都是一種暴利行當,在明初,這種行當還控製在朝廷手裏,但從明中後期開始,已經廣泛的向民間的地主豪強散布,到了明末,這些行當,基本上都控製在地主豪強的手裏。

此時,遼地的這些礦藏,李元慶不太好染指,但登萊之地,隻要有銀子,卻是有足夠大的操作空間。

隻要能挖來一兩個這方麵的工匠,在破冰的問題上,必將會事半功倍。

而在長生島的防禦方麵,若是能有個幾門紅衣大炮……

隻可惜,李元慶還沒有時間仔細暢想自己的本土建設規劃,這時,陳忠的信使急匆匆趕來長生島,告知李元慶,在正月下旬,老奴的主力,已經出動了。

李元慶本以為此次後金的春季攻勢,應該跟去年一樣,最起碼得等到2月末、3月初才動手,想不到,老奴的性子居然這麼急。

這時,陳忠已經率部提前趕去了旅順,與張盤部彙合,他督促李元慶,盡快率本部,趕赴旅順,時間緊急。

李元慶哪敢怠慢,來不及等商老六趕來長生島,直接令許黑子暫時統籌長生島工作,等商老六趕來之後,他再直接前往旅順口。

令水手們開足了馬力,李元慶連夜趕回了廣鹿島。

此時,商老六已經前往了長生島,廣鹿島方麵,隻剩下700戰兵,還有數千老弱婦孺。

情勢危急,李元慶也來不及過多安排,直接令張芸娘和渠敏秋,暫時負責廣鹿島政務,李元慶本人,則直接率領這700戰兵,前往旅順。

與此同時,李元慶又派快船通知在黑島的官滄海,讓他率部,主要是多帶船隻,盡快前往旅順待命。

原本有些緩慢的生活節奏,因為戰爭的陰雲,迅速被提高到了最高的臨界點。

二月初一傍晚,李元慶率部700戰兵,趕到了旅順口。

張盤和陳忠已經在此等候多時,趕忙出來迎接。

李元慶與張盤,也算是老熟識了,雖然兩人沒有太多並肩作戰的經曆,但因為陳忠的麵子,兩人很快便去掉了生分,熟絡了起來。

簡單吃過了晚飯,三人在張盤的駐地,共同商議具體的行動策略。

此時,廣寧方麵,明軍一共布置了三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是借助天然的威勢,利用遼河,拉起第一道屏障,隻不過,在此時,遼河中心雖然解凍,但河岸兩邊還處在封凍期,這一道防線,象征意義更多,實際作用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