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山河破碎風飄絮 第108章 大隊人馬(1 / 2)

新年快樂。

~~~~~~~

次日清晨,船隊抵達了東海堡。

隻是,此時的東海堡,已經成為了一片廢墟,到處是大火燃燒留下的痕跡,原本熟悉的漁村,早已經不見了蹤影。。

李元慶趕忙派人下船查看,很快,楊小船帶回來消息,這裏已經沒有了任何生靈。

李元慶不由長長吐出了一口氣,此時,隻是二月十三日,後金的兵鋒竟然已經到了這裏?那廣寧城……

官滄海低聲道:“大人,廣寧城那邊,或許未必就是這般情況。廣寧城畢竟城高牆厚,又有雄兵鎮守,也許,還能再堅持些時日。”

李元慶點了點頭。

官滄海說的倒也有道理,但有孫得功這吃裏爬外的狗賊在,形勢真的說不好啊。

“滄海,我們要再往北一點,必須得到更準確的消息。”

官滄海點了點頭,“大人,這裏已經是後金的控製地,我們必須要加倍小心了。”

李元慶長長吐出了一口濁氣,用力點了點頭。

…………

傍晚,船隊抵達了遼西腹地,經過了當時毛文龍在此練兵的那個山穀,可惜,周圍的村莊、漁村盡遭屠戮,根本沒有活口,李元慶的哨探和海盜們,也沒有打聽到太多消息。

吃過晚飯,李元慶召集麾下軍官們開了個短會,楊小船和黃國山作為預備軍官,也參與到其中。

經過了這接連幾戰的損耗,李元慶更切實的意識到了軍官的重要性,在這種用人之際,也沒有別的好辦法,隻能是李元慶身先士卒帶頭,從實戰中,考察提拔有能力、或者有可塑性的新人。

此次會議的議題很簡單。

現在,李元慶本部這邊,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遼西戰事的最新、最正確進度,從而做出更有針對性的決斷。

而這方法也很簡單,尋找距離海麵最近的官道,就像上次襲擊驛站一樣,爭取可在某個優勢地點設伏,抓住幾個後金方麵的舌頭。

議題很快便通過,各部尋找官道的哨探,也想漁網一般,迅速撒了出去。

本來,對於這邊的地勢,李元慶也算熟悉,知道最近的一條官道,就在海岸兩三裏之內,不過,那是通向海邊的官道,並不是主官道,這種撒網的事情,自然還是要穩重一點,用實際數據來分析。

幾個時辰過去,還不到子時,各方麵的哨探都趕回來。

他們確定了兩條官道,都是南北縱向,遼西通往遼西走廊的輔道。

李元慶當機立斷,隊伍分成兩組,100人為一組,第一組,由李元慶親自帶隊,前往靠近海邊的這一條官道設伏,第二組,由官滄海帶隊,帶領段喜亮、王海,攜帶各本部精銳,去稍遠一些的官道設伏。

以兩日時間為準,兩日後,不管有沒有收獲,都需要盡快返回船隊。

很快,在數艘小船的運送下,兩部200名士兵,湧向了陸地的黑暗裏。

李元慶這邊,帶的是順子、許黑子、黃國山和楊小船,都是些熟麵孔。

李元慶將要設伏的官道,距離海邊很近,就在海邊三裏之外,路很好走,用不了多長時間,李元慶便決定去當日毛文龍練兵的山穀看看。

一行人很快朝著山穀方向前行,可惜,到了地方,李元慶有些失望,大自然的痕跡,已經將其中很多東西覆蓋,山穀裏除了皚皚白雪,便在沒有熟悉的景象了。

短暫停留,一行人繞過山穀,來到了預定的官道。

說是官道,但其實這隻是廣寧城方向、通向右屯方向的輔道,就是官道兩邊的村子、鎮子,通向右屯方向的路,不是主官道。

就像是後世的省道、縣道,也能通行,但不是高速路。

李元慶考察了一番地勢,便決定在山穀背後的官道設伏。

有了上次偷襲驛站的經曆,李元慶怎敢再馬虎大意半分?

山穀背後這邊,正好是道路的一處緩坡,兩邊都是丘陵般的小山,植被很茂密,有著很大的操作空間,也十分便與撤退。

萬一碰上了韃子的大隊,李元慶這邊,也可以迅速退入到森林裏,從山穀裏麵,逃向海邊。

這時,天還沒有亮,李元慶當即指揮士兵們開始幹活。

許黑子是這方麵的專家,由他來製定設伏的方案。

許黑子考察了一番,仔細對李元慶解釋道:“大人,這裏地勢很好,但今天的時間太短了,若咱們對官道動太大手腳,時間上來不及。我們可以在官道兩邊,先設立一些藏身點,若是大股韃子,咱們便放過去,若是小股,咱們可以用絆馬索。”

李元慶點點頭,“此事可以。咱們有的是時間,不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