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山河破碎風飄絮 第123章 資源最大化利用(1 / 2)

~~~~~~~

“啪、啪、啪……”

隨著一聲聲清脆的鳥銃嘀鳴,徐良一共試射了二十多杆鳥銃,除了有一杆,因為鉛彈沒有夯實,出現了啞火,重新填彈夯實後正常,其餘的鳥銃,都沒有任何異常。

李元慶微微點了點頭,並沒有再讓徐良繼續試射下去。

像這種機械的東西,出現故障,也是在所難免,哪怕是後世精密的電子儀器,高端汽車,也會有一些小問題,李元慶也可以接受,但這些問題,必須在可控的範圍內,絕不能出現重大隱患,比如炸膛,危機到了使用士兵的性命,這是李元慶絕對無法容忍之事。

“徐兄弟,你們做的不錯。”看著徐良緊張的模樣,李元慶笑著表示了肯定。

徐良不由如釋重負,剛才那杆鳥銃啞火,也讓他的心,提在了嗓子眼上。

人畢竟不是神,想要一點錯誤都不犯,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若要因為一點小錯誤,就把人一棍子打死,這卻也並不是可取之道。

士為知己者死。

李元慶的寬容,也更讓徐良感動不已。若是在之前,廣寧的軍府庫中,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就算徐良可以逃過一死,但一頓狠狠的板子,卻是絕少不了的。

“小的謝大人寬容。”徐良重重的對李元慶磕了幾個頭。

楊老爺子幾人也是一起跪倒在地上。

“大人,小的還是有些著急了。若是能再耐住些性子,應該可以做的更好。”徐良跪在地上,恭敬對李元慶磕頭。

李元慶掃視他們一眼,這才將他們挨個扶起來,緩緩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其實不是你們著急,還是我太急了啊。”

李元慶抬頭看了看天空中的太陽,舒緩了一下自己的語氣,“從今日起,鐵匠鋪不要再追求任務的數量,而是要從最基礎的質量做起。我軍現在物資匱乏,便更要珍惜利用已有資源。這樣,鐵匠鋪的任務。”

李元慶想了一下,“主要還是以鳥銃為主,每月的定量,便定在80杆吧。這80杆,你們可保證不出一點茬子?”

說完,李元慶掃視過眾人。

徐良和楊老爺子相識一眼,不由都鬆了一口氣,120杆的任務,他們著實是有些壓力,主要還是原材料不足,在廣寧城時兩天功夫就能達到的過程,到這裏卻要三天甚至五天。

李元慶一下子縮去了40杆的任務,他們壓力頓然驟減。

徐良趕忙磕頭道:“大人,80杆,小的可用項上人頭擔保,必保質保量的完成任務。”

楊老爺子也磕頭,卻道:“大人,80杆的任務小老兒完成沒有問題。可不知,那獎金……”

李元慶一笑,“鐵匠鋪的工作,是我未來長生營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餉銀彙聚的核心。此時非戰時,所有一切工作的評定,都是以質量為主。隻要你們每月可保質保量完成任務,我可以向你們保證,必不吝惜賞賜。”

楊老爺子不由大喜,“多謝大人恩德,小老兒必盡心為大人效死。”

徐良也露出了喜意,連連對李元慶磕頭。

“嗬嗬。都起來吧。時候也不早了。咱們也該吃飯了。走,去飯堂,我請客。”

眾人不由大喜。

…………

飯堂在老營,距離鐵匠鋪不遠,一般時候,這些在鐵匠鋪工作的匠戶和工人,早飯在飯堂吃,中飯和晚飯,則是要飯堂那邊的壯女們送過來,因為要趕時間加班工作。

今日,李元慶過來,便給眾人暫時放了個小假,除了留守當值士兵,剩下所有人,中午都去飯堂吃飯。

此時廣鹿島這邊,糧食雖已經有些短缺,但李元慶發了話,負責飯堂的壯女們自然要這些人吃飽,飯菜分量都加的很足。

在華夏的文化裏,飯桌上談請事情,往往是最有效的手段。

除了鳥銃,李元慶也仔細谘詢了徐良和楊老爺子,關於長槍、鎧甲,以及短刀等各種兵器的製作工藝和時間。

之所以給鐵匠鋪這邊,減少鳥銃的製作量,李元慶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

主要原因,除了物資不足,還有很大的原因,是李元慶麾下青壯人手不足。

此時,滿打滿算,李元慶麾下的青壯丁口,剛在千人出頭。

戰兵序列,已經不足千人,朝廷那邊,報功的封賞還需過段時日,毛文龍那邊,青壯也不會這麼快就撥下來,畢竟,李元慶現在隻是守備職,千餘的青壯數量,已經不少了。

即便李元慶是毛文龍的愛將,這些事情,還是不好太過覬覦,包括陳忠和張盤也是一樣。

如此,鐵匠鋪這邊產能太盛,反倒是一種浪費,倒不如留出一些精力,用來製作長槍、鎧甲、短刀這些兵器。

火器化雖然是未來戰爭的主流,但在此時這個時代,受製於科技樹的發展程度,卻也並不能一味追求火器。

即便是在二戰時,小鬼的槍頭上,也都裝著刺刀。

後世也有調查研究表明,小鬼子在戰爭中,刺刀肉搏的數量,甚至高過全火器對戰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