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萬丈高樓平地起 第258章 以不變應萬變(1 / 2)

~~~~~~

後金軍並未急於推土填溝,發動攻勢,而是將戰陣連綿的舒展開來,在複州城北、東、南三麵,結起了連綿起伏的營帳,卻唯獨沒有在西麵布陣。

夜幕已經降臨,城頭上風很大,魏良和張啟亮都已經去休息,李元慶和陳忠靠在篝火邊,觀察著後金方麵的布陣。

“狗日的這是想圍三缺一啊。這皇太極,也不過如此麼。”陳忠不屑的冷笑。

進兵複州,他和李元慶已經籌謀了數月,準備相當的充足,可謂是兵強馬壯,皇太極這廝,竟然還想用老套路,怎的可能占得了便宜?

李元慶卻並沒有理會陳忠的話,仔細的觀察著後金軍的布陣。

複州城是大城,城牆很高,大概在十一二米,去掉垛口的高度,城頭平台的位置,至少也在十米往上。

而城外四周盡是平原,站在李元慶此時這個角度,可以清晰的俯覽著周邊的概況。

經過了一個下午的忙碌,後金軍的戰陣基本修建完畢,由北向東、向南延伸,將複州城包裹其中,唯獨露出了西門的一塊區域,就像一塊月餅,被從西麵咬掉了一口。

此時,後金營地方向,燈火延綿,通過燈火的分布,可以很清晰的看清他們的布陣情況。

北門外一大片廣袤的區域,燈火密密麻麻,怕不下五千人的規模。借著依稀的火光,可以依稀看清,正白旗的王旗,正在北風中隨風輕擺。

由北往東,火光逐漸稀疏,但隔著一小段距離,便有一小團火光,一直延綿到東門方向,又一片後金主力的戰陣之中。

在這些小團的火光之間,時而又有不少後金哨騎,來回巡視而過。

東門和南門那邊,李元慶還沒有來得及去巡視,但料想,應該也跟這邊是差不多的布局。

以點而帶麵,再由麵連起點,這也是後金慣用的一種布陣方式。

而此時皇太極這布陣,聯絡點更多,更為緊湊,讓人很難找到破綻。

他們根本就不畏懼明軍出去偷營,隻要不是大雨大霧天氣,平地上能見度極高,不論明軍去哪一麵偷營,這麼密集的聯絡點,他們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聚集起反擊力量。

而明軍沒有馬,一旦被他們反應過來,麵臨的就是滅頂之災。

“大哥,皇太極這廝,咱們決不可小瞧了。這是個人物啊。咱們須得做好完全的準備,絕不能有絲毫的大意啊。”李元慶鄭重的囑咐陳忠。

此時,皇太極雖然也是四大貝勒之一,但論名氣,不論是代善、莽古爾泰,還是阿敏,都比他要高不少。

包括陳忠,聽到後金方麵此次是皇太極為主將,他直大呼‘輕鬆’,仿似是菩薩保佑,給明軍挑了一個最弱的對手。

但來自後世的李元慶卻深深明了,即便老奴與皇太極相比,也是差之甚遠,這是個真正的梟雄啊。

此時隻是天啟三年,李元慶本以為皇太極在後金中心,還要被壓製個幾年,卻想不到,這一次,老奴就已經將他提拔為主將……

以皇太極的精明,他怎的會浪費此次這種幾乎可以‘定鼎’的機會?

陳忠見李元慶說的這麼凝重,也收起了笑意,“元慶,沒有這麼嚴重吧?我今天仔細數過了,正白旗不過15個牛錄,正紅旗和正藍旗才是大頭。老奴就算是任命了皇太極為主將,恐怕,還是代善和莽古爾泰說了算。”

李元慶點了點頭,“他們兄弟有矛盾最好。不過,咱們得先擋住他們的三板斧之後。大哥,凡事,咱們都得自己留條後路,事先便做好最壞的準備。這些弟兄,都是咱們的根子,這一戰,絕不能有任何閃失啊。”

陳忠也明白了李元慶的意思,麾下這些兒郎們,就是他們倆的‘老婆本’,這一仗能打贏,金光大道就會為他們敞開,但若反之……

“元慶,放心吧。大哥心裏有數。就算不為別人,為了咱們的老婆孩子,這一仗,也必須贏。”

李元慶一笑,重重拍了拍陳忠的肩膀,“大哥,這樣,從今天開始,每天晚上,你我兄弟分別輪流值夜。今天,便由我先來吧。這附近都沒有人煙,皇太極就算想尋漢人奴隸,也得去蓋州,咱們還有些時間,讓兒郎們融入戰爭狀態。”

陳忠也明白了李元慶的意思,“這也好。元慶,咱們就這麼辦。今夜你來,明晚我來。明日白天,兒郎們照常操練。”

李元慶一笑,“正是如此。”

陳忠回去城下的軍帳休息,李元慶則在黃國山、孔有德和幾十名親兵的陪同下,沿著城牆巡視。

不出意外,北門方向,應該是後金軍主要的進攻方向,這邊,李元慶和陳忠也是下了血本。

李元慶的第一千總隊,八個把總,陳忠這邊的甲總千總隊,九個把總,二千餘兩部最精銳戰兵,就布防在北門防線。

東門外有一條河,有幾隻支流彙聚,地勢並不是很開闊,這邊,李元慶和陳忠部署的兵力稍稍薄弱,隻有七個把總,由李元慶長生營部副千總王海統領。